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PELD治疗RLDH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临床研究,包括1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2个队列研究,共计患者1252例。Meta分析显示,PELD手术总体并发症[OR=0.46,95%CI(0.25,0.87),P=0.02]、硬脊膜撕裂发生率[OR=0.16,95%CI(0.05,0.56),P=0.004]低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P0.05),但与MED、MIS-TLIF相比,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髓核摘除不彻底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在排除影像学腰椎失稳的情况下,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急诊处治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1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死亡,2例患者出血停止,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手术仍是急诊处治的主要方法,术后效果明确,1例肝肿瘤切除术后1d死亡,1例术后3d出现大量腹水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余6例术后顺利出院,随访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结论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在急诊诊治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误诊、漏诊,诊断明确后,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可根据病情积极选择手术探查,手术方式可选择肿瘤切除术、单纯止血纱布填塞缝合止血术,以最短的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3.
总结分析了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1例的治疗情况。指出婴儿,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一旦发生,均应及早手术,防止肠坏死的发生。术中须保护精索血管。同时必须将同侧睾丸送至阴部,以减少术后发生睾丸萎缩或回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析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并同时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178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吸烟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6.5±4.3)g/L,对照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5.4±3.3)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具有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患者占(29/89)32.58%较对照组(5/17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5,P<0.05);研究组FEV1/FVC、FEF50%(约7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VV(约50%)、FIF50%、ERV、IC(约70%)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术后当天输液量、术后当天进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中,年龄、既往呼吸道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人群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基因3'VNTR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02例健康人和58例CHD患者的ApoB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土家族冠心病组3'VNTR等位基因的分布不同,以HVE32为主,汉族患者以HVE34、HVE36和HVE38为主,性别无明显差异性。结论:ApoB基因3'VNTR多态性与该地区土家族冠心病患者易感性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2例胆道穿孔患儿,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胆道穿孔,根据病情分别行胆总管囊肿T管引流+腹腔引流、胆囊造瘘术+腹腔引流、单纯腹腔引流。结果:12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胆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胆汁引流及腹腔引流24~72 h后,临床症状缓解,腹痛显著减轻,体温降至正常,黄疸逐步消退。8例胆总管囊肿穿孔患者术后6个月行二期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二期手术,3例因胆总管周围粘连重、分离困难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用于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的诊断与治疗避免了盲目开腹探查的缺点,创伤小,手术视野广,对腹腔及肠管干扰小,手术时间短,胆总管囊肿穿孔不影响二次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突变体(IκBαM)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蛙皮素诱导建立SD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分4组:空白对照组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转染PcDNA3.0组C组、转染PcDNA 3.0-IκBαM组D组.分别于24 h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酶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Fas、FasL、Caspase-3、mRNA的表达;组织学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坏死情况.结果 D组与B、C组比较:血清TNF-α、淀粉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587±93比915±102;587±93比897±116);淀粉酶(6773±663比8973±825;6773±663比9021+_763),P<0.05];胰腺组织Fas、FasL、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s(0.572±0.103比0.473±0.084;0.572±0.103比0.468±0.071);FasL(0.627±0.124比0.397±0.084;0.627±0.124比0.391±0.072);Caspase-3 (0.893±0.142比0.513±0.122;0.893±0.142比0.508±0.130),P<0.05];胰腺组织腺泡细胞坏死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与A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κBαM通过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腰椎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postoperative symptomatic epidural hematoma,PSE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SE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基线特征及PSEH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凝治疗等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4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共132363例患者,发生症状性硬膜外血肿525例。16篇文献的质量评分均≥6分,仅1篇文献质量评分为5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比值比(odds ratio,OR)=3.3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13,5.30),P&...  相似文献   
89.
印迹基因SLC22A1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印迹基因SLC22A1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SLC22A18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SLC22A18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对应癌旁乳腺组织,以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LC22A18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2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LC22A18蛋白表达,分析SLC22A18 mRNA和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SLC22A18在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B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4.900,P<0.01);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LC22A18 mRNA表达量低于乳腺良性病变(Z=-3.182,P<0.01).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LC22A18 mRNA表达量低于6例导管内癌灶性浸润(Z=-2.022,P<0.05).SLC22A18蛋白在20例乳腺良性病变、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69.6%,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5,P<0.05).SLC22A18 mRNA和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LC22A1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SLC22A18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0.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ELVT)的近期疗效。方法 2 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共 2 7条肢体 ,采用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及激光治疗同时行曲张团块及交通支切除 ,其中 1例的 1条肢体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将其近端的 2 0cm大隐静脉主干行激光治疗 15min后切除 ,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术后随访 2~ 6个月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所有病例在术后 3~ 4周内均出现沿大隐静脉走行区域的皮肤青肿及皮下瘀斑。行病理学检查的一例大隐静脉壁穿破 ,静脉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 (6个月以内 )疗效明确 ,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光引起静脉壁的热损伤 ,继发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主干闭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