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的外科治疗起源于 2 0世纪初 ,曾经采用的术式有皮层切除、锥体束破坏、锥体外系毁损等。 2 0世纪70年代后期 ,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进入“复兴”阶段 ,主要原因在于 (1)左旋多巴治疗的局限性和副作用暴露出来 ,如长期使用导致的异动症和“开、关”波动现象。 (2 )影像学与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靶点的定位精度 ,手术更加安全可靠。(3)核团毁损术的靶点有了新的改进。 (4)统一的PD量表 (UPDRS)被广泛采用 ,手术有了统一的评估方法[1] 。1 PD外科治疗的定位技术PD外…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MR)伴有的行为障碍(冲动、攻击、自伤、毁物)的临床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6月收治的33例MR伴冲动、攻击、自伤、毁物行为障碍患者,均符合ICD-10和DSM-Ⅳ的诊断标准.治疗靶点选择内囊前肢和杏仁核,采用可视靶点CT定位.全麻下头皮切口,钻孔切开硬脑膜,直径2.0 mm毁损电极穿刺,毁损前行宏刺激确定非功能区后,进行毁损灶的制作,参数80℃、60 s.术前、术后6、12、24个月由精神科医师应用临床总评量表(CGI)和儿童攻击行为量表(CAS- P)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采用韦氏智力量表(WIS)评定智商.结果 (1)术后24个月CGI量表评定结果显示,3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1.5%,其中优5例(15.1%),显著进步16例(57.6%),进步9例(21.2%),无变化3例(6.1%);(2)术前CAS-P评分平均为(67.00±10.95)分,术后6个月为(15.20±1.62)分,24个月后为(16.30±1.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前WIS评分为(35.88±14.60)分,术后24个月为(36.24±12.35)分,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评估:脑内血肿1例,经治疗完全康复;偏瘫1例经康复治疗明显好转;术后高热3例;性欲亢进2例;食欲亢进2例,经治疗均于2周内恢复.结论 立体定向杏仁核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R伴有的行为障碍(冲动、攻击、自伤和毁物)安全、有效,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3.
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ACEI降压疗效个体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缓激肽β2 受体基因启动子 -5 8T/C等位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多态性与ACEI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83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咪达普利或贝那普利治疗 6周 ,观察降压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方法检测缓激肽 β2 受体基因型。结果 本研究中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 2 6 5 % ,TC 61 5 % ,TT 12 0 % ,等位基因频率为C 0 5 9,T 0 41。ACEI治疗后 ,CC、TC和TT组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 ( 10 9± 11 8)mmHg ,( 15 9± 10 7)mmHg ,( 15 1± 13 2 )mmHg ;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 ( 8 7± 6 0 )mmHg ,( 8 9± 5 9)mmHg ,( 11 2± 5 5 )mmHg ,三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结论 缓激肽 β2 受体基因启动子 -5 8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I降压疗效相关 ,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4.
苍白球切开术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S)关系最为密切的运动通路和边缘通路的代谢特点及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PVP)对其影响。方法在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对6例TS病人进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DG-PET)脑代谢成像,分析运动和边缘通路的葡萄糖代谢特点,比较手术前后的代谢变化。结果TS病人运动通路中的皮质结构糖代谢增高,边缘通路中的扣带回、颞叶内侧皮质和尾状核代谢低于正常。术后运动通路中的高代谢区较术前下降,边缘通路中的低代谢区变化不明显;抽动评分改善率与运动通路结构放射性计数比值改善率有相关关系,与边缘通路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TS病人运动通路相关皮质葡萄糖代谢率增高,边缘通路代谢率降低;推测两个通路的功能异常、代谢活性相反可能是T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PVP对运动通路和边缘通路的功能异常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尝试以超声探测深静脉血管管径变化反映PD病人的肌僵直程度 ,评价PVP手术对肌僵直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微电极导向的PVP毁损术治疗 12例PD病人 ,以血管超声记录其手术前后的肢体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结果 手术后上肢肱静脉、桡静脉、尺静脉 ,下肢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管径均有明显增粗 ,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4 )。手术前后上述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肢体深静脉 (上肢肱静脉、桡静脉、尺静脉、下肢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 )超声得到的静脉管径数据 ,可以客观、量化地反映PD病人PVP手术后的肌僵直改善程度。间接反应PVP手术对PD肌僵直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外科治疗起源于20世纪初,曾经采用的术式有皮层切除、锥体束破坏、锥体外系毁损等。近代的基底节核团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报道最早见于20世纪40年代,Spiegel和Wycis为了减少开颅手术的创伤,将立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四个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中国四个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疗效。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平均治疗时间为3.7a,血压平均降低9/4mmHg。脑卒中危险降低36%(95%CI为25%~46%,P〈0.001),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减少22%和20%(P〈0.05),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33%(P〈0.001)。冠心病事件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脑卒中事件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8.
如何提高心肌梗塞- 心衰大鼠的动物存活率和模型成功率,是涉及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600 只大鼠行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肌梗塞和心衰模型,分批观察其存活率,并经高频超声进行评估和鉴定模型建立的成功率,反馈指导模型的建立。结果显示: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手法的熟练,借助超声心动图检查新技术协助,分批进行的动物存活率和模型建立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存活率:40 % ,72 % ,P< 0-001) ;心衰模型成功率:(38 % ,55 % ,P< 0-01) 。表明必要的技术熟练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以及超声频探头的协助进行技术性回顾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存活率和成功率。100 只动物模型的建立可能是技术稳定和成熟的最少数量  相似文献   
139.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运动皮质电刺激术(motor cortex stimulation,MCS)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脑卒中后疼痛9例,脊髓损伤后疼痛3例,幻肢痛2例。均行MCS治疗,同期植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均不同程度减轻,1个月以内镇痛疗效较满意,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1。5年.多数病人镇痛效果出现波动,调整刺激参数后仍能获得镇痛疗效,疼痛较术前减轻10%~90%,脑卒中后疼痛的长期疗效要好于脊髓损伤后疼痛和幻肢痛。结论MCS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疗效肯定、可调节等优点,术后刺激参数的调整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0.
介绍医疗人工智能背景下隐私权特征和内容,阐述国内外隐私权保护法律规制现状,分析医疗人工智能背景下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贯彻隐私权保护原则、明确隐私权保护内容、完善监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