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23岁,因孕32+5周,胎盘早剥,死胎2天半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急诊行剖宫取胎术.患者入院时呼吸急促,R 25/min,P 168/min,BP 130/65 mmHg,吸氧时SpO20.93.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2mg、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0.2 m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50mg、丙泊酚注射液50 m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行颈内静脉穿刺并测得CVP为10 cmH2O.术中以丙泊酚注射液每小时3mg/kg和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每小时0.6 mg/kg维持麻醉,术中血压较平稳,心率稍有下降,SpO3一直保持在0.96~0.98.  相似文献   
42.
多沙普仑用于麻醉催醒致急性肺水肿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男,40岁,体重64kg,因急性肾衰、尿毒症拟施肾移植手术。术前检查胸部X摄影片无异常,血尿素氮38.6mmol/L,肌肝1807μmol/L。入手术室BP103/70mmHg,HR98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晰。于T10-11、L2-3硬膜外穿刺,局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并测得CVP6cmH2O。硬膜外腔用药为0.3%丁卡因加1.4%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并静脉给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1mg、氯胺酮30mg让病人镇静人睡,术中病人面罩紧闭给氧,SpO2 100%,BP、HR等生命体征均较平稳,手术历时270min,出血约300ml,共输液2100ml,尿800ml,术毕时病人未醒,  相似文献   
43.
甲亢危象前期行剖宫产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7岁,因停经35 周,胸闷、气促半月入院。既往有甲亢病史4~5年,间断服用丙基硫氧嘧啶、心得安。入院时T 37·5℃,BP 135/85 mmHg,HR 108次/分,WBC7·8×109/L,甲状腺三碘原氨酸(T3)2·5 ng/ml(正常值0·6~1·8 ng/ml),甲状腺素(T4)19·8μg/dl(正常值3·5~12μg/dl),促甲状腺激素(TSH)<0·01 mIU/L(正常值0·35~5·5 mIU/L)。入院后给予丙基硫氧嘧啶50 mg每日3次,心得安10 mg每日3次。第四天因胎儿宫内窘迫需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肌注地西泮10 mg,入手术室时BP175/92 mmHg,HR 127次/分,SpO294%。开放静脉通道后,患者…  相似文献   
44.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多部位软骨反复发生的炎性反应疾病.其受累软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1-4].如呼吸道软骨受累可导致呼吸困难,往往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并导致困难气管切开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45.
背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措施是以各种半流体物质或者膜性材料作为硬膜与瘢痕之间的物理屏障,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抑制作为修复细胞主要成分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调节胶原代谢成为当前生物学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热点。 目的: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比较局部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材料: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 雄性,体质量200~220 g,由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用药丝裂霉素C由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富士工厂生产,批号:425ACI,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20163。 方法: 实验于2004-06/10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江苏大学医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完成。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4组:丝裂霉素C高、中、低浓度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将鼠麻醉后,切除L1椎板,形成0.2 cm×0.5 cm缺损,暴露硬脊膜。对照组以浸透生理盐水棉片,丝裂霉素C高、中、低质量浓度组以浸透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5,0.01 g/L的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 min。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4周将每组麻醉后各处死4只动物,切取手术段脊柱硬脊膜外瘢痕组织,计算其中羟脯氨酸含量。其余动物在麻醉后,切取手术段脊柱包括其后侧瘢痕组织及骶棘肌,测不规则形态的瘢痕横切面面积,并计数纤维细胞数。光镜下评估各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程度。 结果: 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丝裂霉素C高质量浓度组组无明显硬膜外粘连,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05)。丝裂霉素C中、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只有丝裂霉素C中质量浓度组成纤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丝裂霉素C中、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组织与硬膜间有不连续的粘连。 结论: 局部应用浓度为0.1 g/L的丝裂霉素C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效果。[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C组)、0.01 mg/m l(L组)、0.05mg/m l(M组)、0.1 mg/m l(H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5 m in。术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作肉眼观察、羟脯氨酸(HOP)含量测定、胶原组织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记数。[结果]C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与硬脊膜形成紧密黏连。H组无明显硬膜外黏连,HOP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记数显著减少。M、L组HOP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记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不能避免硬膜外黏连的形成。[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为0.1mg/m l的MMC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黏连。  相似文献   
47.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及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DHS手术治疗后随访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58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6~32个月),全部骨折愈合,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3.1%。结论DHS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规范的DHS手术操作技巧,包括股骨小粗隆内后部的复位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运用MTT法检测骨水泥微粒刺激巨噬细胞(macrophage)后的自分泌物对巨噬细胞本身的影响,同时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法及RT-PCR法检测淫羊藿总黄酮对骨水泥微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骨水泥微粒刺激巨噬细胞的分泌物对巨噬细胞自身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而RT-PCR及ELISA法则从基因转录、蛋白分泌方面证实淫羊藿总黄酮对骨水泥微粒刺激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骨水泥微粒可刺激巨噬细胞TNF-αmRNA的表达并分泌TNF-α,而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地抑制单核细胞TNF-αmRNA的表达,并通过下调其表达来达到抑制TNF-α的这种分泌,从而对人工关节的松动可能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9.
魏入帅  张学康 《当代医学》2008,14(23):25-26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 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 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在熵指数指导下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及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且需术中唤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0例。手术过程中调整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的泵注剂量使反应熵(RE)维持在40~60。记录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P、E两组(P0.05);D组唤醒质量明显优于P、E两组(P0.05),P组唤醒质量明显优于E组(P0.05)。D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E两组(P0.05)。结论在熵指数指导下,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均是安全且有效的,但右美托咪定的唤醒质量最高,唤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