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后痛觉神经被阻滞,交感神经被阻滞,出现痛觉平面缺失与皮肤温度变化以及皮肤电阻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皮温皮阻的变化,用客观的临床指标判定椎管内麻醉痛觉缺失平面。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病人,ASA I或II级,年龄20~50岁,观察麻醉区域内L4、L2、T12、T10、T8、T6、T4、麻醉施行前后的皮肤表面温度及皮肤电阻的变化。结果:麻醉区域内麻醉施行后皮肤表面温度显著升高,均高于痛觉缺失平面1~2个脊神经节段,麻醉区域内的皮肤电阻呈增大的趋势。结论:可将皮肤温度、皮肤电阻的变化作为确定麻醉区域痛觉缺失平面的客观指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来确定椎管内麻醉下患者痛觉缺失平面。  相似文献   
82.
急性主髂动脉闭塞是外科危急重症,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威胁很大,国外报道其死亡率为30%~5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45~76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0h至3d,平均56h。合并有风心病心房纤颤者1例、冠心病心房纤颤2例、糖尿病1例,近期心肌梗死1例、近期出血性脑卒中1例,高血压病2例。其中例1患高血压病、冠心病20年,心房纤颤3年控制不力,20d前因出血性脑卒中在外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突发健侧右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继而皮肤苍白渐剧烈疼痛,以脑卒中再发观察治疗2d,诸症…  相似文献   
83.
中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学勇 《天津中医药》2007,24(6):474-47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但因治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治疗不及时,常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本科于2003年8月—2006年10月共收治患者8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参数在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变化,以便早期干预。方法 统计分析该院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例,选择应用同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患者共168例。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增加明显,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 减小明显,MPV明显增高、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及PCT明显减小,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Plt、PCT、MPV,可作为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指标,以便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5.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预后差.进入尿毒症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据报道约有58%的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CRF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大动脉炎,糖尿病足等.主要以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主[1],如果误治或治疗不当,就会造成患者痛苦加重,甚至肢体残缺的可能.因此,深人研究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诊治,是目前临床医疗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7.
点状植皮在难愈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溃疡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一些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加重,令患者非常痛苦,也是临床医生治疗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点状植皮、外敷生肌象皮膏的方法治疗较大面积及较难愈合的感染性创面,使之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NSCLC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华蟾素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药及免疫制剂,同时给予NP方案(长春瑞滨40mg/m2,第1,8天;顺铂40m∥d,第1—3天)或EP方案(足叶乙苷100mg/d,第1~5天;顺铂40mg/d,第1—3天)治疗,每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采用NP方案或EP方案治疗,每3周为1个疗程。第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近期疗程有效率为37%控制疼痛有效率为90%Karnofsky评分有效率为7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3%,70%,53%)。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提高化疗疗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1 病历简介病人 ,女 ,5 3岁。因右乳房肿块 18个月入院。查体 :双侧乳房对称 ,乳头无内陷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无酒窝征 ,右乳内上象限可扪及 4cm× 6cm× 7cm大小肿块 ,质硬 ,表面不光滑 ,边界不清 ,局部轻压痛 ,与皮肤、胸壁无粘连 ,左侧乳房未触及肿块 ,右侧腋窝可扪及 1.5cm× 2 .0cm大小淋巴结 ,质硬 ,左腋窝未扪及淋巴结肿大。行右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行右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示 :乳腺鳞状细胞癌 ,高 中分化 ,乳头皮肤未查见癌 ,右锁骨下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2 /4 ) ,腋窝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3 /13 )。免疫组…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分别以多房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_000928)、细粒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_044548)和石渠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_009460)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靶序列,依据RAA引物设计基本原则设计、合成3对引物,并进行多重RAA扩增。分别扩增不同浓度3种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和不同浓度含3种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以评价多重RA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同时采用该方法检测3种棘球绦虫及多头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犬弓首蛔虫、肝片形吸虫、豆状带绦虫、中线绦虫和犬隐孢子虫基因组DNA,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优化建立的多重RAA法的条件,再检测棘球蚴病病变组织样本、模拟犬粪便样本和现场狐狸粪便样本,以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建立的多重RAA检测方法可在39 ℃时40 min内特异性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片段,长度分别约为540、430 bp和200 bp。该多重RAA法对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2.0、2.5 pg/μL和3.1 pg/μL,对含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靶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限均可达到200拷贝/μL;该多重RAA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多头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犬弓首蛔虫、肝片形吸虫、豆状带绦虫、中线绦虫和犬隐孢子虫无扩增。优化后的多重RAA法能够检测出全部棘球蚴病病变组织样本及模拟犬粪样本和现场狐狸粪便样本中的阳性样品,且与单一PCR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快速检测的多重RAA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