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42.
43.
过敏性紫癜并心脏改变30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过敏性紫癜(AP)对心脏的影响.我们对心脏损害的30例AP患儿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检查.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994年~1997年我科收治AP患儿66例.其中出现明显心律失常且有胸前区不适、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的30例AP为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13a。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AP诊断标准,17例并紫癜性肾炎。二、方法30例患儿均进行1.血电解质及心肌酶谱检查。2心电图检查,异常心电图诊断接梁诩常主编《小儿实用心电图》所订标准。3.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房室内径及冠状动脉内径.并计算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二尖…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为基础的风险护理模式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1日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FMEA为基础的风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FEV1/FVC%、FEF50%、MMEF指标均优于B组(P<0.01);A组用药依从性率高于B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总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A组高于B组(P<0.01);A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及哮鸣音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以FMEA为... 相似文献
45.
46.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八中学高二学生赵艺豪(图1)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优点说不完:成绩优异、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一位同学掰着手指头,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印象中的赵艺豪,并开起了玩笑,我们都非常好奇,他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怎么能这么优秀?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25-羟维生素D[25-(OH)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ELISA法检测65例ALL患儿(初诊37例,完全缓解17例,难治复发11例)和3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NSE和25 (OH)D表达水平。分析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动态观察37例初诊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ALL初诊组和复发难治组患儿血清中NSE水平显著升高,25 (OH)D显著降低(P<0.01)。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的表达水平与其年龄、性别、FAB分型、肝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无相关性(P>0.05),在外周血WBC和危险度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观察37例ALL患儿发现完全缓解后其血清中NSE水平显著下降,25-(OH)D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测定对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自拟强心汤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8周后,给予药物灌胃治疗;经治疗4周后,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状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和Western Bolt法检测心肌钙调控蛋白肌浆网钙泵(SERCA2a)、雷尼丁受体2(RYR2)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心功能显著下降,主要表现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其中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P0.01),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及左室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绝对值均降低(P0.05);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自拟强心汤干预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心力衰竭大鼠LVEDP水平(P0.05),升高LVSP、+LVdp/dtmax、-LVdp/dtmax水平(P0.01);能够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的水平(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的蛋白表达量,改善钙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观察以抗苗勒管(AMH)激素靶向纳米泡(AMH-NB)为超声造影剂在体定量评价大鼠自体卵巢移植后新生血管密度的价值。方法 制备AMH-NB并检测其基本物理特性。建立大鼠自体卵巢移植模型,于术后第7天行靶向(AMH-NB)、非靶向(N-NB)及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获得峰值强度(PI)和达峰时间(TTP)。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并对PI、TTP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制备的AMH-NB粒径(622.67±33.65)nm,分布均匀,浓度(2.90±0.26)×108/ml。AMH-NB超声造影显示卵巢PI为(7.93±0.65)dB,TTP为(42.53±1.74)s;N-NB造影PI为(6.14±0.44)dB,TTP为(54.35±1.73)s;声诺维造影PI为(4.15±0.83)dB,TTP为(28.71±1.18)s(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移植后卵巢微血管密度为(61.20±6.84)/HP,组织学分析AMH-NB可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组织间隙并与AMH结合。AMH-NB造影所示PI、TTP与MVD呈高度相关(r=0.84、-0.84,P均<0.05)。结论 利用AMH-NB进行超声造影可实现定性、定量评价大鼠移植后卵巢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