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孕妇 ,2 8岁 ,孕 3 9周 ,产前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 :胎头位于右上腹部 ,双顶径 11cm ,头颅光环完整 ,脑中线居中 ,双侧侧脑室对称 ,第四脑室扩大 ,内见 6.8cm× 3 .4cm无回声区 ,小脑发育不良 (图 1) ,脊柱回声连续 ,胸、腹壁完整 ,胎心搏动 14 8次 /min ,股骨长 7.3cm ,胎盘位于子宫前壁 ,成熟度Ⅱ级 ,羊水最大深度 6cm。超声提示 :单胎 ,臀位 ,Dandy Walker综合征。男死婴解剖后证实小脑蚓部缺如 ,后颅窝积液。讨论 Dandy 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第四脑室和小脑发育障碍的先天畸形 ,其发病原因是第四脑室出口闭锁 ,阻断了脑脊液从第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查明引起2004年宁波局部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疫情的病原并分析其基因特征。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甲肝病毒IgM抗体(HAV IgM)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HEV IgM),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粪便样品中的HAV核酸(RNA)并扩增VP1基因,测序结果利用DNA star软件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172份血清样品中HAV IgM均为阳性,HEV IgM均为阴性。172份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到HAV RNA阳性样品74份,占43.0%。选择5份样品进行HAV VP1基因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经过比对后发现4株宁波株(NB2004-10、NB2004-11、 NB2004-51和 NB2004-71)的VP1基因是完全一致的;NB2004-75与以上4株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9%,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7%;宁波株与HAV各基因型标准株比较, 与IA亚型毒株AH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最高, 分别为98.9%和99.7%~100.0%;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株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波动于89.4%~96.7%和97.0%~100.0%。结论 引起这次肝炎暴发疫情的病原是甲肝病毒,其基因型为IA亚型,与日本株AH2、AH3亲缘关系最近,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株处于不同的进化簇上。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感染病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以及对照组,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落实措施、及时评价;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最后对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优质护理组在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安全渡过各型分期,缩短住院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颅内脑微出血灶(cerebral microbleeds,CMBs)MR磁化率与体积的相关性,探讨CMBs磁化率在评估ICH风险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MR多回波磁敏感定量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技术检查发现颅内存在CMBs灶的ICH患者资料,分别在MR幅度图及相位图上逐个测量CMBs的体积及磁化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MBs磁化率与其体积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CMBs平均磁化率与ICH发病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8.7%的CMBs磁化率分布范围在0.0977~16 ppm/mm3,其中58.4%集中在0.0977~8 ppm/mm3。CMBs总磁化率与其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9);但将CMBs磁化率限定在0.0977~8 ppm/mm3和≥8 ppm/mm3两组范围内进行分析时,CMBs磁化率和其体积之间无明显相关(r=0.294,r=0.226,P>0.05)。同时发现,CMBs平均磁化率与ICH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0.445)。结论 CMBs体积不能完全反映CMBs的内在演变进程,而CMBs的磁化率有可能是一项直接评价ICH风险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肝癌、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肝癌、肝硬化患者,均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螺旋CT灌注成像检出肝癌、肝硬化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89例患者经病理检出39例肝癌,50例肝硬化;螺旋CT灌注成像检出38例肝癌,51例肝硬化,误诊1例,漏诊2例。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4.87%(37/39)、特异度为98.00%(49/50)、准确率为96.63%(86/89)、阳性预测值为97.37%(37/38)、阴性预测值为96.08%(49/51);Kappa检验显示,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高,Kappa值=0.931;肝癌组肝动脉灌注量(HAP)、肝血流量(BF)、肝血容积(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高于肝硬化组,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价值高,便于早期明确具体疾病,以开展针对性治疗,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30.
目的:分离鉴定平卧菊三七乙醇提取物所含绿原酸类成分,并用一测多评法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平卧菊三七中单体成分,利用液质联用、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建立能准确测定其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绿原酸为对照,计算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法。结果:从平卧菊三七中分离纯化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异绿原酸A、B和C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平卧菊三七提取物中5种绿原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