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37篇 |
免费 | 345篇 |
国内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39篇 |
基础医学 | 304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866篇 |
内科学 | 427篇 |
皮肤病学 | 82篇 |
神经病学 | 199篇 |
特种医学 | 3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49篇 |
综合类 | 2013篇 |
预防医学 | 841篇 |
眼科学 | 59篇 |
药学 | 826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890篇 |
肿瘤学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332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305篇 |
2010年 | 349篇 |
2009年 | 332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95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403篇 |
2004年 | 403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182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65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探讨结石复发率、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术后胆囊壁厚度变化。方法对85例术后1年以上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随访,B超测量脂肪餐前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内有无结石等情况。设定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壁厚度≥3mm为增厚,〈3mm为正常。术前胆囊壁厚度正常40例(正常组),其余45例为炎症组。结果胆囊收缩率42%-98%,(67.7±18.9)%,其中胆囊收缩功能良好72例(84.7%),功能差13例(15.3%)。40例正常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8例(95.0%),增厚2例(5.0%);45例炎症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4例(75.6%),增厚11例(24.4%)。正常组术后7-8年结石复发1例,炎症组术后结石复发10例。结论术前胆囊正常为保胆取石手术的最佳选择,胆囊伴炎症、结石嵌顿的患者也可行保胆手术,但要严格适应证,两镜联合取净结石,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人工可吸收骨粉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人工骨粉植入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26例获得随访6-12(8±3)个月,骨折均愈合,1例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按Neer评分判定优良率92%。结论 GeneX人工骨粉是一种完全吸收、可塑性好、支撑力强的生物材料;能够充分填充肱骨近端骨缺损,便于骨折复位、诱导成骨、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曲靖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法人代表的23个市、县(区)、乡镇、企业、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部门及4382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虽然床护比基本达标,临床护理岗位人员人力资源缺乏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依然是困扰护理管理的首要因素,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身份多元化,编制内护士比例逐渐降低,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薪酬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结论多途径、多渠道增加护理人员,尤其是编制内护士。有计划的重点培养一批护理骨干,在护理队伍中起好承上启下的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建立编制外护士管理标准,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尤其是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不能与医疗机构其它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形成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84.
董献成殷建恽波吕斌殷国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57-263
目的通过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野生型及GIT1基因敲除型小鼠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探讨GIT1影响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 GIT1杂合子小鼠雌雄配对饲养,对获得的新生小鼠采用PCR法行基因型鉴定。取GIT1野生型与GIT1基因敲除型小鼠胫骨及股骨,分离培养BMSCs并传代。取第2代BMSCs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型对照组(A组)、野生型实验组(A1组)、基因敲除型对照组(B组)、基因敲除型实验组(B1组);A1、B1组细胞采用内皮细胞诱导液培养,A、B组细胞进行常规培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EGF受体2(VEGF receptor 2,VEGFR-2)、VEGFR-3、磷酸化VEGFR-2(phospho-VEGFR-2,p VEGFR-2)、p VEGFR-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PECAM-1)、血管内皮黏钙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表达。另取GIT1野生型小鼠第2代BMSCs分为4组:Ⅰ组,原细胞培养液培养;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VEGFR-3阻断剂SAR131675;Ⅲ组,内皮细胞诱导液培养;Ⅳ组,内皮细胞诱导液中加入SAR13167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内皮细胞标志物v WF、PECAM-1、VE-Cadherin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示,A、A1、B、B1组细胞的VEGFR-2、p VEGFR-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A1组VEGFR-3、p VEGFR-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示,A1组v WF、PECAM-1及VE-Cadherin表达均显著高于A、B、B1组,B1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VEGFR-3实验中,Ⅲ组v WF、PECAM-1及VE-Cadherin表达均显著高于Ⅰ、Ⅱ、Ⅳ组,Ⅳ组高于Ⅰ、Ⅱ组(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T1通过VEGFR-3影响小鼠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进而影响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临颍县人民医院接受卵巢癌手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以FIB=365 mg/dL、D-dimer=0.3 mg/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低FIB组(53例)和高FIB组(73例),低D-dimer组(49例)和高D-dimer组(77例),分析患者术前血浆FIB、D-dimer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FIB组和高FIB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65.28±3.12)、(59.38±1.92)个月,低FIB组OS长于高F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D-dimer组和高D-dimer组OS分别为(66.58±3.31)、(59.78±1.91)个月,低D-dimer组OS长于高D-dim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术前血浆FIB水平、术前血浆D-dimer水平是卵巢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较高的血清FIB和D-dimer水平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42/51)、96.08%(49/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8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静脉起源的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14±5.28)岁;8例患者均(100%)有生育史;1例患者有子宫切除手术史;6例(75.0%)患者就诊时无临床症状,在超声检查或妇科检查时发现;1例患者因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由外院转至我院心外科,后由CT明确诊断。术前无确诊病例,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诊断。手术方式: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单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肿物切除+子宫静脉内肿物切除,1例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行子宫静脉肿物切除,1例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后1例失访,随访的7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8.
此批病人共12人,收治88人。其中,男5人,女7人。年龄17-26岁。烧伤总面积/Ⅲ度50—94/15-62%。全部合并吸入性损伤,其中轻度2例,中度6例,均治愈。重度吸入性损伤4例,现场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呼哀休克、ARDS、死亡率33.33%,成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在救治过程中困难较大,我们认为:抗休克放首位,补液量偏大,维持血压12/8kpa以上,尿量100ml/n以上。早期行气管切开以利于休克复苏,改善通气量,伤后就地复苏补液,保证液体质量与数量,防止延迟性复苏血流再灌注损伤。正确处理创面,Ⅱ度烧伤创面予以湿润暴露疗法,保证创面自然愈合,时间不超过24天,Ⅲ度创面行SD-Ag外涂,择期分期分批切削病移植自体皮肤,抗感染主张早期上强有力抗生素,时间不超过一周,手术前后加强4天。此外应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早期经肠道营养,以维持肠道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烧伤感染和各种合并症出现。 相似文献
89.
90.
1 病例简介
男,53岁,主诉:睾丸炎治疗后双下肢水肿,乏力、头晕,逐渐加重.体格检查:双下肢水肿明显,呈凹陷性,伴皮肤瘙痒,右下腹部可扪及强烈搏动,听诊器闻及震颤明显.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见图1A,腹部血管超声见图1D.右髂静脉频谱多普勒见图1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