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提供基础依据并探讨临床效果。方法:24个膝关节标本制成横断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选用微创或开放手术克氏针张力带、空心钉张力带或可吸收钉张力带固定。检查髌骨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关节面错位>2 mm为复位不良。应用微创克氏式针张力带治疗23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治疗35例;两组间在骨折复位程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结果:实验组均达解剖复位,组问无显著性差异(x2=1.269,V=5,P=0.938,>0.05)。临床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在骨折复位程度(Z=-0.701,P=0.483)、关节活动度(Z=-0.29,P=0.977)和膝关节功能(Z=-0.87,P=0.93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目的:观察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5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采用分层χ2检验分析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在非椎间盘突出症组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检测发现,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分布以中等长度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最多见,短和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较少见,两组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基因型是等位基因27,两组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得出7和6种长短不同的串联重复序列。结果证实,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无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几年发展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采用PVP治疗30例(30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最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为(144.34±6.48)mm;最窄处直径为(9.40±1.92)mm。锁骨锥状结节至肩锁关节内侧进针范围为(32.86±5.18)mm;该范围内最近及最外穿刺点打入的克氏针均可通过锁骨前弧最凸点,穿行长度最短为(74.28±1.16)mm,最长为(98.86±2.16)mm。肩关节标本解剖显示,锁骨外侧端与肩胛冈形成向内侧开放的角度,锥状结节以远部分比相应的肩胛冈高(8.24±0.62)mm。左、右侧锁骨测量结果经t检验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锥状结节处可作为微创手术入路及入钉点区域,该部位入钉可在锁骨内穿行足够的固定长度。  相似文献   
16.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目的:观察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联性。 方法:纳入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5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采用分层χ2检验分析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在非椎间盘突出症组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之间的分布差异。 结果与结论: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检测发现,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分布以中等长度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最多见,短和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较少见,两组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基因型是等位基因27,两组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得出7和6种长短不同的串联重复序列。结果证实,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无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17.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目的:观察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联性。 方法:纳入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5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采用分层χ2检验分析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在非椎间盘突出症组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之间的分布差异。 结果与结论:两组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检测发现,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分布以中等长度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最多见,短和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较少见,两组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基因型是等位基因27,两组聚集蛋白聚糖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非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得出7和6种长短不同的串联重复序列。结果证实,聚集蛋白聚糖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无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18.
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临床应用共21例,根据创面特点,设计多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皮瓣面积5cm×4cm~12cm×9cm,筋膜蒂最长12cm。小腿下部10例,足踝部7例,肘部2例,手腕部2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1例误伤桡神经深支,出现暂时性垂腕,2个月后完全恢复。5例皮瓣远端1~2cm坏死,伤口换药愈合。主要并发症有皮瓣下血肿、早期皮瓣和足部肿胀、皮瓣边缘与受区皮肤愈合延迟、供筋膜蒂区皮肤水疱、表皮轻度糜烂以及皮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皮肤感觉障碍。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是修复四肢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供区灵活多样,损伤小,操作简单,皮瓣不臃肿。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颈椎微创手术。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先症者男性,44岁。于11岁时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逐步加重伴活动困难。早期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发展到后期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和跛行,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髋关节活动障碍,髋关节外展、内旋和旋转受限。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就诊时查体双侧髋关节压痛,双侧髋关节活动受限,髋关节外展、内旋和旋转受限。X线检查表现为双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软骨下骨囊性改变,部分骨质硬化,股骨头塌陷(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