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1例纵隔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诊治,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纵隔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的临床资料,结合该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参考相关文献,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该病确诊需要行病理及免疫组化,对于单中心性Castleman病,手术效果好.结论 纵隔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易误诊,早期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胸腺瘤及瘤旁胸腺组织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腺瘤及瘤旁胸腺组织切除是目前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首选方法 [1 ] ,但胸腺瘤本身和瘤旁胸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在 MG发病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应用 S- 10 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观察胸腺瘤伴有 MG和胸腺瘤不伴有 MG患者肿瘤旁胸腺组织内树突状细胞 (IDC)分布情况 ,并以因心脏手术获得的正常胸腺组织做对照 ,旨在探讨上述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取自我院胸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5 7例。患者年龄 15~ 5 8岁 ,平均年龄 31.2岁 ,分成 A、B、C3组。A组为胸腺瘤合并 MG组 ,2 1例 ;B组为胸…  相似文献   
23.
颈段食管穿孔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段食管穿孔是严重的临床急症,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较复杂,且易导致胸腔和纵隔的感染,需要及早诊断,合理治疗。本研究总结自1990年至2004年底收治的共18例颈段食管穿孔患者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24.
谭胜  张其刚  李玉  张林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2):1578-1578
原发性胸腺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与发生于上皮组织的胸腺瘤及胸腺癌不易鉴别,预后虽相对较好,但术前诊断较困难。现对我院1991年至2004年收治的原发于胸腺的霍奇金淋巴瘤12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m blott观察K-ras基因转染的鼠肺(KTRL)纤维细胞及正常鼠肺(NRL)纤维细胞钙粘素-链蛋白复合体分子的表达。结果:KTRL纤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明显异常,肌蛋白分布方式发生改变,粘附能力明显下降。结论:KTRL纤维细胞作为肿瘤细胞的早期阶段,其粘附能力的改变,可能是后期形成肿瘤细胞后发生浸润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未通过听力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听力筛查未通过、经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111例,收集足跟血血片,提取基因组DNA后,检测GJB2、SLC26A4和线粒体12 Sr RNA基因中的11个热点的突变,分析听力损失程度与突变的关联。结果 111例新生儿中,共检出携带耳聋基因突变24例(21.6%)。其中,GJB 2基因突变14例(12.6%),包括235 del C单杂合突变5例,235 del C和299_300 del AT复合杂合突变5例,以及235del C纯合突变、299_300del AT单杂合突变、176_191del16和235del C复合杂合突变、299_300del AT和508_511 dup AACG复合杂合突变各1例;SLC 26 A 4基因突变10例(9.0%),包括IVS 7-2 AG单杂合突变2例,1226 GA单杂合突变3例,2168 AG单杂合突变2例,IVS7-2AG和2168 AG复合杂合突变3例。本组耳聋患儿中未检出线粒体基因突变。结论未通过听力筛查新生儿中,超过1/5检测到聋基因突变,并以GJB2基因突变最常见,实施热点致聋基因检测可以提高耳聋的病因诊断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胸腺瘤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机制及Fas基因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31例胸腺瘤患者,按是否合并MG分为合并MG组(70例)和不合并MG组(61例)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胸腺淋巴细胞Fas蛋白表达和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应用DNA测序技术检测Fas基因结构变异.结果 胸腺瘤合并MG组患者胸腺淋巴细胞Fa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胸腺瘤不合并MG组,sFas含量[(3879.06±706.51) pg/mL]明显高于胸腺瘤不合并MG组[(1868.18±391.46) pg/mL] (P<0.01);胸腺瘤合并MG组胸腺淋巴细胞Fas基因第6外显子16和21位点T→G置换突变发生率分别为65%和75%,明显高于胸腺瘤不合并MG组(两位点均为5%)(P<0.05).结论 胸腺淋巴细胞Fas基因外显子6某些位点发生突变,所编码的Fas蛋白跨膜区变异或缺乏跨膜区而导致Fas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MG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检测胸腺瘤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131例胸腺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G分成A B两组,A组70例,B组61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Fas水平.对两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A组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两组间同分型同分期胸腺瘤间sFas差异极显著(P<0.001);同组间无论胸腺瘤分型或分期是否相同sFa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眼肌型MG患者血清sFas明显低于其他临床分型MG(P<0.001).结论 胸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G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Fas 基因和蛋白结构的变异可能是MG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进一步研究,血清sFas水平可能作为评价病情和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胸腔巨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男16例,女10例。肿瘤体积10cm×8cm×6cm-42cm×30cm×15cm,重量900-5250g。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术中急性失血性休克3例,术后复张性肺水肿2例,发生脓胸1例。结论:胸腔巨大肿瘤手术操作困难,围手术期并发症凶险,但如能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合理选择手术切口、术中有效止血、术后积极预防肺水肿发生,手术安全性将获得显著提高,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0.
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至2004年6月我院收治4例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