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遗传性聋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的研究发展飞速。目前国际上已定位了14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的基因座,并成功克隆了24个显性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已登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聋57个基因座(DFNA1~DFNA57)中,有29个位点(DFNA1~DFNA18,DFNA20,DFNA25~DFNA28,DFNA30,DFNA32,DFNA34,DFNA36~DFNA38)被定位于染色体的狭窄区段,提供用于筛查的微卫星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硒对人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微量元素硒(Se)对人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硒拮抗自由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心脏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服硒组。得用生化、RT-PCR、基因测疗等方法,分别对两组病人心肌缺血前和再灌注后30分钟的心肌GPX活性及心肌、血浆和血细胞Se浓度、GPX mRNA水平及其cDNA序列进行测定和组间比较。结果:口服7天Se未引起服硒组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技术,将霍乱弧菌CT-B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定点突变并引入一个EcoR I位点,然后,与人工合成的接头连接,构建成了新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CT-B’的接头上有四个单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其中任何限制性位点上插入处源基因序列后,其转录产物中都有终止密码子。  相似文献   
14.
15.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babA2的克隆及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疫苗的研制仍处在抗原的筛选阶段,已经评价的基因重组抗原基本上是着眼于阻断Hp的毒力因素,而与Hp定植密切相关的粘附素评价较少。babA是迄今为止唯一明确受体的Hp粘附素,研究表明babA基因存在两个等位基因:babA1和babA2,其中只有babA2:具备与Le^b结合的功能。本实验对babA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并研究了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表达LT-B/ST融合蛋白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口服活菌疫苗候选要。方法:编码LT_B/ST融合蛋白的基因插入pYA248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XZL66。该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R-11,ΔCya,ΔCrp,ΔAsd菌株X4072。结果:此无抗药性的杂合菌株X4072(PX-ZL66)表达的LT-B/ST融合蛋白具有耐热及不耐热肠毒素的免疫原性而没有可检出的生物毒性。结论:为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CS3菌毛呈现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CS3菌毛呈现载体,实现外源表位在细菌表面的呈现。方法 通过对CS3亚基蛋白二级结构、抗原表位、亲水性及柔韧性的预测分析,确定外源表位的插入位点,重叠延伸PCR方法进行定点突变,将口蹄疫病毒VPI插入到CS3中以验证表现呈现能力;用重组菌腹腔注射免疫小鼠以探讨其抗原性。结果 在大肠杆菌CS3的136位氨基酸残在后突变插入BamHⅠ酶切点构建成呈现载体,全细胞ELISA、电镜和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 (LT)不仅是很强的口服免疫原 ,而且其粘膜免疫佐剂作用显著。LT的毒性限制了它的直接使用 ,希望通过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获得具有粘膜免疫佐剂作用的LT减毒株。方法 :以人源LT基因为研究对象 ,首先构建了重组质粒 pUC19 LT ,然后用单引物PCR法和重叠延伸PCR法分别构建了LTQ7和K63基因突变体。结果 :CHO细胞体外试验和家兔肠结扎体内试验毒性测定的结果表明 ,LT突变体K63的毒性明显降低。结论 :K63有希望成为候选的高效粘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应用 western印迹分析该抗原与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抗X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方法应用基因扩增技术分离此蛋白的结构基因,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应用融和表达载体pGEX-2T,重组、克隆得到带有HBX特异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株,并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抗X抗体。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表达产物可与HBV感染患者体内的抗X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纯化后的HBX抗原可作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抗X抗体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伤寒沙门菌Vi抗原对大肠杆菌菌毛抗原装配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内、外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VipR基因缺失突变的人伤寒沙门菌菌株,导致其Vi抗原的表达较相应野生菌株偏低。用包含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抗原基因的表达质料分别转化Vi表达弱化菌株和相应野生菌株,对两者表达的菌毛抗原进行含量分析。结果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CS3、CFA-I在VipR突变体菌株表面的含量,均比在相应野生菌株表面的含量高。结论 Vi抗原的表达弱化可能有利于菌毛抗原在人伤寒沙门菌表面的装配。本研究结果对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