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独活寄生丸的指纹图谱,并采用化学计量学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独活寄生丸的指纹图谱和相似度评价,以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 建立了独活寄生丸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确定32个共有峰,指认6个成分龙胆苦苷、川芎嗪、芝麻脂素、蛇床子素、细辛脂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15批独活寄生丸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15批独活寄生丸样品可分为2类,S1、S4、S6聚为一类,其余样品为另一类。9个主成分因子可作为独活寄生丸的评价指标。对模型分类贡献较大的3个变量,分别为共有峰4、17、2。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独活寄生丸的质量评价,为独活寄生丸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有效性.增加医生在初期设计治疗方案的可预估性,使其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诊疗.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检索隐形矫治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利用CBCT测量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稳定性牙合板治疗前后髁突骨密度变化,分析稳定性牙合板对髁突改建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稳定性牙合板治疗的TMD患者,治疗前后拍摄CBCT.运用MIMICS 21.0软件中Density功能测量髁突皮质骨密度,对髁突前斜面、顶部、后斜面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S.T.O.N.E)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38例肾结石患者,患者均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同时进行S.T.O.N.E评分,分析S.T.O.N.E同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联系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结石残留组患者的S.T.O.N.E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结石清除组患者(t=12.143、11.306、12.319,均P0.05);用logistic分析显示,S.T.O.N.E评分、最大截面积以及梗阻程度同结石清除存在显著相关性(χ~2=4.891、6.015、5.483,均P0.05);结石残留组患者的S.T.O.N.E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结石清除组(t=11.438、13.056、13.881,均P0.05)。结论 S.T.O.N.E评分同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能够预测患者心理波动。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复发性流产(RSA)不仅危害女性生殖健康,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通过检测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蜕膜和绒毛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的表达量,揭示其与RSA的相关性,进而阐述蛋白酶B和蛋白酶L在RSA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SA病因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RSA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合格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于人工流产手术和清宫术中获得研究对象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的表达。结果 在绒毛组织中,蛋白酶B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表达强于细胞滋养细胞,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观察组患者绒毛组织蛋白酶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绒毛组织中,蛋白酶L主要表达于绒毛组织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与细胞滋养细胞相比,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表达更强。观察组患者绒毛组织蛋白酶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蜕膜组织中,蛋白酶B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中,腺细胞和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蛋白酶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蜕膜组织中,蛋白酶L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中,少量表达于腺细胞和毛细血管上皮细胞中。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蛋白酶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均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表达,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与胚胎植入和胎盘形成有关,绒毛、蜕膜组织蛋白酶B和蛋白酶L表达减低与RSA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2010—2015年间的运行效果,指出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措施。方法从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及华东公司提取2010—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运行相关数据以及年度报表,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实行门诊统筹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95.92%提高到98.31%(χ~2=337 789.30,P=0.000),但门诊统筹支出所占比例由18.15%降为14.18%;门诊就诊率由101.83%提高到205.38%,患者更多的流向村级卫生室(χ~2=4 105 747.66,P=0.000);次均门诊费用由29.81元提高到37.88元,次均补偿费用由18.67元提高到29.07元,门诊补偿比由62.63%提高到76.75%,但2014年次均补偿费用和门诊补偿比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门诊统筹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补偿比例逐年提高,有效释放了患者就医需求,促进了患者向村卫生室流动,同时也存在门诊统筹基金减少、补偿公平性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血浆microRNA(miRNA)在室间隔缺损(VS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作为VSD分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并建立临床早期诊断模型。方法 采用以济南市儿童医院、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本次研究。研究分为VSD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分3个阶段进行检测:首先选取VSD组及其匹配对照组各3例,应用miRNA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初筛;然后扩大样本量(20例VSD组vs 15例对照组),对选定的8个有差异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芯片结果的验证;最后进一步扩大样本(62例VSD组vs 62例对照组)进行qRT-PCR检测,筛选先天性心血管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建立多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应用MedCalc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诊断模型的价值。结果 芯片杂交初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有36个表达有差异的miRNA(P?<0.05),两阶段大样本qRT-PCR验证,检测到5种血浆miRNA(let-7e-5p、miR-155-5p、miR-222-3p、miR-433-3p和miR-487b-5p)在VSD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选择作为具有VSD早期诊断意义的生物标志物。5种血浆miRN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在0.678~0.832,其中miR-222-3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32。建立多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5种血浆miRNAs联合模型可提高VSD的诊断效率,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和95.16%;3种血浆miRNA(let-7e-5p、miR-155-5p、miR-222-3p)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1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30%和90.30%,接近5个miRNA的诊断效率。结论 5种血浆miRNA作为VSD早期诊断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将其整合后可建立起多指标的联合诊断模型。联合3种血浆miRNA构建诊断模型可提高VSD的诊断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驱动压导向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行择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驱动压(ΔP)导向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P组采用ΔP导向的PEEP,C组给予PEEP 5 cmH2O。记录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建立后即刻(T0)、PEEP滴定完成后30 min(T1)、1 h(T2)、2 h(T3)、术后30 min(T4)时HR、MAP并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T0—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肺顺应性(Cdyn)等呼吸力学指标并计算ΔP。于术前1 ...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聚普瑞锌促进大鼠酒精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及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常规饲养,其余两组给予无水乙醇1 mL制造急性糜烂性胃炎模型。1 h后治疗组予1 mL聚普瑞锌溶液(按聚普瑞锌100 mg/kg体重计算),并连续予聚普瑞锌灌胃3 d,每天1次;模型组则给予1 mL蒸馏水灌胃,连续3 d,每天1次。第3天灌胃前各组大鼠均禁食24 h,灌胃2 h后腹腔取血5 mL,离心取血清置EP管中,–80 ℃冰箱保存待测EGF和PGE2水平,并取大鼠胃行大体形态及病理组织观察。结果:治疗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及病理组织观察均较模型组愈合好。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治疗组血清中PGE2和EGF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PGE2和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普瑞锌能促进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但其作用机制不受PGE2和EGF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