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65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91篇 |
预防医学 | 3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为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釆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符合条件的8名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的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对录音资料及现场记录材料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反复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结果]得出4个主题:照顾者心理负担和压力过重;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心力交瘁,健康状况下降;经济负担沉重。[结论]了解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减轻家属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392.
393.
目的调查社区生活自理障碍老年人照顾者负担水平,探讨影响照顾者负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照顾者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调查北京市2个社区72名生活自理障碍老年人及主要照顾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名照顾者轻度负担18名,中度负担50名,重度负担4名。女性照顾者负担大于男性照顾者,有配偶的照顾者比无配偶的照顾者的负担大,不在职照顾者的负担比在职照顾者负担大,自觉身体健康差的照顾者较自觉身体健康好的照顾者的负担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生活自理障碍的男性患者照顾者比女性患者照顾者负担大(P〈0.01),患者ADL得分越高,照顾者的负担越大(P〈0.01)。结论生活自理障碍老年人的照顾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其总体负担水平处于中度;生活自理障碍老年人照顾者的负担受照顾者的性别、照顾者的婚姻状况、照顾者的自觉身体健康状况、照顾者职业状况、照顾对象的性别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4.
背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肾间质中通过诱导肾小管间质细胞增生、表型转化、炎性细胞浸润等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随时间的演变情况。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将模型组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剪断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结扎剪断仅游离左侧输尿管。术后3,7,14,21,28d,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 mRNA的表达水平及变化。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仅少量表达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而在模型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同时表达于肾间质纤维化区域,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表达增多。同时模型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 mRNA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且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提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促纤维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5.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对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训练,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肌电图、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内收肌、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运动可以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平衡能力,同时有效降低患儿体表的肌电分布,抑制肌张力的异常升高,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逆境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逆境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2名男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男护士逆境商得分为(134.59±10.97)分,控制维度、归因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35.13±4.23)分、(34.11±3.4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科室、是否为独生子女、用工性质是男护士逆境商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护士逆境商得分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01)。结论 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逆境商处于中等水平,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非独生子女、ICU、正式编制的男护士逆境商较高,且男护士逆境商水平越高,其应对越积极。 相似文献
397.
树突状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生长特性和表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N1)标记树突状细胞.示踪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并研究EGFP-N1对其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将EGFP-N1质粒转化入感受态菌DH5α中扩增,经BamHⅠ酶切鉴定后大量扩增,再提取并纯化质粒将其转染入树突状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示踪转染前后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及表型表达的变化.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纯度高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经过培养得到了形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质粒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人树突状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转染后细胞表面标志CD80(81.90±2.44 vs 74.52±1.40),CD86(81.49±3.24 vs 78.61±1.64),CDla(37.42±3.25 vs 18.56±2.3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均P<0.05).但是转染后细胞活性低于未转染细胞活性(67.41±3.17 vs 95.10±2.20,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能够示踪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及变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复发转移及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98.
2020年2月8日,阳光融和医院收治1例重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转为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后经精心治疗与护理,该患者2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解除隔离,转入隔离观察区继续治疗基础疾病,且参与本次救治的重症组所有医护人员无感染发生。本文回顾了该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工作情景及细节,以病例讨论的形式,还原诊疗过程、护理记录,针对该患者护理中的重点、疑点、难点进行讨论分析,旨在总结新冠肺炎的护理要点,提高对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护理管理,推广医护人员避免感染的防护措施,为临床救治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提供医疗及护理经验,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9.
目的:研究深度呼吸训练器(Power-Breathe)增强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改善肺功能,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下颈段颈髓损伤患者整体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常规肺康复训练,包括:训练前护理和传统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肢体康复及肺功能康复治疗的同时,加用深度呼吸训练器训练肺功能。患者均经过为期2个月的康复治疗周期,对患者肺功能、疲劳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FVC、MVV、MMEF、PEF)、Borg评分、FSAS评分、SCI-FRS评分、感觉评分、运动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表明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疲劳程度、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感觉功能改善程度大致相同。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及Borg评分、FSAS评分、SCI-FRS评分、运动评分、BI评分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度呼吸训练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肌的肌力、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00.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反复喘息婴幼儿(6~36个月)61例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保健门诊健康婴幼儿(6~36个月)97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的水平,完成病史采集、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反复喘息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14.38±4.35)μg/L,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24.07±11.05)μg/L(F=33.39,P<0.001);反复喘息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0μg/L的发生率90%,而对照组1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特应性过敏体质、吸烟接触史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0μg/L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OR=9.89,95%CI 3.15~23.11)。结论婴幼儿反复喘息与血清低水平的25-羟维生素D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