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2.
平山病临床不常见,且易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男,20岁.因"渐起双手无力、变细6个月"于2009年1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入院6个月前出现右手食指无力,不能伸直,遇冷刺激后发僵,随后右手其余手指渐出现同样症状,并发现右上肢前臂远端肌肉萎缩,伴右手伸展时颤抖及伸展不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重复电刺激检查结果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2例新发病MG患者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后.分析不同部位重复电刺激(RNS)检查的波幅衰减度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波幅衰减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通过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相关性.结果:和正常健康人群相比,MG患者外周血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Ⅱ型、Ⅲ型MG患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RNS波幅衰减程度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MG患者重复电刺激波幅衰减程度和血清IL-6、IL-18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是反映MG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蛋白表达和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又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分为6、24、48 h和3、5 d 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Bcl-2及Bax蛋白表达,TUNEL法观察相应区域神经元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6 h Bcl-2、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随时间延长,Bcl-2阳性细胞逐渐下降,48 h最低;而Bax阳性细胞则逐渐增加,于48 h达到高峰;Bcl- 2/Bax比值变化趋势与Bcl-2阳性细胞相一致;各时间点均可见神经元凋亡,48 h达高峰(P<0.01)。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元凋亡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2,P<0.05),与Bcl -2和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r=-0.517,r=-0.529,P<0.01)。结论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存在大量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比值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脉搏门控与心电门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中的应用。方法:用1.5T磁共振仪对15位健康志愿者采用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进行颈动脉壁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种序列的采集时间(TA)、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靶血管壁完整性和血流伪影。结果: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在采集时间和评价图像质量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分析序列中,可以采用脉搏门控代替心电门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S-ab)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将受者分3组,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NDN组)33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EDN组)22例,正常对照组(N组)30例,采用固相酶酶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anti-GS-IgM-ab、anti-GS--IgG-ab,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美国Nicolet Viking IV型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EDN组anti-GS-IgM-ab及DPN发生率 明显高于N组和NDN组。相关分析显示,UAER与anti-GS-IgM-ab及DPN分级(DPNC)呈显著正相关;DPN临床分级与anti-GS-IgM-ab、anti-GS-IgG-ab,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和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存在机的发病机制,anti-GS-ab与糖尿病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关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78.
79.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腰绞痛20余天,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天入院。查体:腹平软,右肾区轻叩痛,右输尿管中段压痛点有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1g/L、亚硝酸盐阳性。X线检查:静脉尿路造影见右肾下极水平脊柱右侧有一延缓显示影占位,约3.4cm×4.8cm,其下部似与输尿管相通,邻近输尿管受压移位,呈“S”形弯曲;右侧逆行肾盂造影示第三、四腰椎右侧旁见一约2.4cm×5.2cm大小似莲花蕾状显影病灶,有蒂与右侧输尿管相连(图1),电视监视下见造影剂…  相似文献   
80.
<正>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一般从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需要10~15年,但约有25%的人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1]。近年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液基细胞学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