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50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临洪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4):180-183
脑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少见,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过去,本病诊断十分困难,容易误诊,治疗上长期以来对应用抗凝剂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对着非均创性CT和磁共振成像等高分辨放射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大为提高,越来越多学者对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持肯定态度。文章着重从中枢神经影像学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临洪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5,(4)
脑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少见,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过去,本病诊断十分困难,容易误诊,治疗上长期以来对应用抗凝剂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近年来,随着非创伤性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高分辨放射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大为提高,越来越多学者对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持肯定态度。文章着重从中枢神经影像学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缺血性卒中病变血管和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责任病变血管及其侧支循环代偿方式,探讨脑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时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与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临床症状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1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OCSP分型(完全型前循环梗死36例,部分前循环梗死94例,后循环梗死31例,腔隙性梗死50例),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判定梗死的责任血管、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及代偿方式.结果 检出有病变血管的患者198例,共累及病变血管206支,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98条、大脑中动脉54条、椎动脉27条、颈总动脉6条、基底动脉5条、锁骨下动脉4条、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各2条;经Willis环代偿98例,软脑膜支吻合115例,颅外代偿46例.结论脑动脉病变最多位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其次位于椎动脉,前循环病变较后循环病变具有更高的梗死发生率;侧支循环代偿以Willis环最充分,软脑膜支吻合最常见;脑梗死的临床分型受病变血管与侧支循环代偿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4.
脑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于脑内相邻的、较大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又称边缘带梗死、交界区梗死、低血流梗死、非区域梗死等。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性 ,82岁 ,因全身乏力、抑郁、体重增加、双腿水肿 ,利尿剂治疗无效而入院。既往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电解质、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肌酸激酶、血沉、下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骨盆 CT均正常。入院时BP2 1.0 1/ 11.97k Pa,血生化除轻度低血钾( 3.4mmol/ L)外 ,其余均正常。静脉注射速尿后双腿水肿略有改善。 1w后患者出现发热、嗜睡和严重低血钾。脑脊液 ( CSF)检查红细胞 31× 10 6/ L,白细胞 2 17× 10 6/ L(中性白细胞 182× 10 6/ L,淋巴细胞 11× 10 6/ L) ,蛋白 2 .5 1g/ L,糖 0 .44mmol/ L。CSF革兰氏染色显示许多白…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软脑膜侧支(LMA)代偿对伴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闭塞脑梗死患者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MCA粥样硬化性闭塞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评价MCA闭塞及LMA代偿情况。根据1年随访结果,按照代偿程度分为LMA代偿阳性组和LMA代偿阴性组,按照代偿途径分为双途径代偿组、单途径代偿组、无代偿组。比较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112例MCA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中,LMA代偿阳性组76例,LMA代偿阴性组36例。112例患者随访1年内共有10例病变血管同侧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1年复发率为8.9%;其中LMA代偿阳性组复发3例(脑梗死),1年复发率为3.9%(3/76);LMA代偿阴性组复发7例〔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1年复发率为19.4%(7/36),两组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P=0.007)。112例患者中,双途径代偿组患者34例,1年复发率为2.9%(1/34);单途径代偿组患者42例〔大脑前动脉(ACA)代偿14例、大脑后动脉(PCA)代偿28例〕,1年复发率为4.8%(2/42);无代偿组患者36例,1年复发率为19.4%(7/36)。不同LMA代偿途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26)。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除抗血小板药物停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MCA粥样硬化性闭塞的脑梗死患者,LMA阳性代偿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且双途径代偿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优于单途径代偿及无LMA代偿者。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就临床上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的人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卒中及其他主要血管疾病的作用进行探讨。评估任一剂量的阿司匹林和安慰剂对临床无明显血管疾病人群、卒中及其他主要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作用。这些血管疾病包括 :心肌梗死、卒中、TIA、心绞痛、间歇性跛行、心房纤颤 ;颈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阿司匹林与其他抗血小板制剂联合使用的病例除外。随机临床试验 (RCT)的结果中相对危险性 (RR)和 95 %可信区间 (95 %CI)采用分层Mantei Haenszel评估。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的治疗结果采用分… 相似文献
29.
低分子量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而得的新型抗凝药.其良好的抗血栓作用、高生物利用度、较少出血倾向等药理特性,使其在缺血性卒中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浆生长抑素(SS)含量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LA痴呆组26例,LA非痴呆组47例和正常对照组38例。3组均接受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及血浆SS含量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患者(包括痴呆组和非痴呆组)HDS评分和血浆SS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01);LA痴呆组与LA非痴呆组比较,HDS评分也明显下降(P<0.001);血浆SS含量虽有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可影响认知功能,在患者尚未发生痴呆之前,血浆SS含量就已下降,推测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体内SS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