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随机选择15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实施硬膜外入路切除术,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神经功能情况等。结果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的有11例,近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末次随访可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或者显著改善。结论临床采用硬膜外入路切除术治疗巨大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确切,且可以一定程度保存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阐述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NICU内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NICU住院时间,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202例入住NICU的重度颅脑外伤(TBI)患者前瞻性地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和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的总体死亡率,传统治疗组(Conventional Insulin Therapy,CIT)与强化治疗组(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相似(P=0.84)。接受CIT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接受IIT组(P0.05)。接受IIT的患者在NICU的住院时间少于CIT组(P0.05)。研究期间的两组院内死亡率相似(P=0.90)。接受IIT的患者组随访6个月的GOS评分高于CIT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并清除部分脑池内的淤血块)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SAH患者依FisherⅠ、Ⅱ、Ⅲ级分成3组,每组分为试验亚组和对照亚组进行比较;另将同期未破裂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做为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Ⅰ组对照亚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第3、7、13天取脑脊液检测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果(1)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I组对照亚组比较:未破裂手术组的OxyHb浓度在第3天显著增高,MCA血流速度在第3、7显著性增高(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xyHb浓度在FisherⅠ、Ⅱ级的第3天显著增高(P<0.05),但在FisherⅢ级的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MCA血流速度在Fisher I级第3、7天和FisherⅡ级的第7天显著增高(P<0.05),但FisherⅢ级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3)MCA血流速度与脑脊液中OxyHb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FisheⅠ、Ⅱ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反而积血增多并加重了脑血管痉挛;对于FisherⅢ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积血减少并部分缓解脑血管痉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CoStasis方法在颅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并以纤维蛋白胶及明胶海绵比较.方法:将体重220~25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Costasis)、对照组1(纤维蛋白胶)、对照组2(明胶海绵),每组6只大鼠,每只做右侧靠近额极处切除,长宽深约为0.5cm×0.3 cm×0.12 cm,再分别予局部止血方法处理,记录每组完全止血时间、百分比、中位数、均数,所有结果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1、2相比,其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SD大鼠脑出血模型中局部止血方法CoStasis与纤维蛋白胶、明胶海绵相比,其止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的方法,对84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与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组早期开始给予肠外和肠内序贯营养;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7 d给予鼻饲流质.结果:试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第14和第28天的GCS计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6.
探讨B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突触素I与突触囊泡素(SYN)表达的影响。取孕14 d大鼠子宫内胎鼠的脊髓腹侧部分神经元,体外有血清培养。在培养7 d后.随机分成对照组、BDNF组和抗BDNF组。BDNF组培养液中加入BDNF(20 ng/ml),抗BDNF组培养液中加入BDNF抗体(20цg/ml),对照组加入等量Hanks液。3 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三组神经元成活数,并用NF-200、MAP-2、NSE的免疫组化反应对神经细胞进行鉴定。行突触素I与SYN免疫组化反应,对部分细胞行突触素I mRNA原位杂交反应,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突触素I与SYN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以及突触素I原位杂交反应阳性产物作光密度分析。结果发现有血清培养时各组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数差异无显著性 (P>0.05);BDNF组突触素I与SYN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其它两组,抗BDNF组最低(P<0.01)。BDNP组突触素I mRNA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抗BDNF组突触素I mRNA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最低(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BDNF对有血清培养时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没有明显影响,但BDNF可明显上调培养的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突触素I与SY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对36例患者行CTA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颅内动脉瘤结果对照.[结果]1例无动脉瘤,35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4个,其中单个动脉瘤29例,2个动脉瘤5例(10个),3个以上动脉瘤1例(5个),3D-CTA清晰显示了颅内动脉瘤瘤体的部位、瘤颈、载瘤动脉的关系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对动脉瘤的特异性、灵敏性与DSA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16排3D-CTA是一种安全、快捷、简便的颅内血管检查方法,且重建图像质量高,能为急诊手术计划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作为急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8.
髓外硬膜下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罕见,国内文献笔者尚未查到,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 女,20岁,工人,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痛,1周后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50天来不能行走伴便秘。91年10月4日入院。检查见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T_2节段以下痛觉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阳性。腰穿检查奎氏试验不通。CSF化验,蛋白240mg,其余正常。脊髓造影示T_1水平以上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10月8日在局麻下手术,见T_1~C_6平面,髓外硬膜下有一35×2×15cm囊肿位于脊髓右前方,灰白色,壁薄,穿刺抽出粘性混浊液5ml后将肿物全切。病检证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一种万用手术器械托盘。该手术器械托盘结构简单,直接固定于手术床,保证了病人体位和托盘位置的相对固定。通过万向关节固定器、卡口固定器、支撑曲臂及旋转轴的协同作用,在不同手术体位时器械托盘的摆放自由度大,可充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23例,占46%;6-8分19例,占38%;9~12分7例,占14%。本组患者死亡18例,占36%。结论DAI的诊断应采用综合疗法。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