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61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应用三金饮加味治疗,对照组应用石淋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有效24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88.90%。腰痛,腹部绞痛,小便刺痛,小便频数等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25例,未愈28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效果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2.
83.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的成人如患麻疹一般临床症状较重,并发症也不少. 相似文献
84.
对同济医院近15年来的髌骨骨折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其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内固定法(环扎法和张力带法)仍是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并且,随着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飞速发展,可吸收缝线已经应用到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中,即可吸收线环扎法适应证广,固定牢靠,在体内可以降解吸收,且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弊端,顺应当代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趋势,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5.
<正>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对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部位供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20世纪50年代,相对于颈动脉供血不足而提出的概念,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对后循环缺血的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对后循环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已经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加减苦参汤坐浴联合熊珍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方法:应用加减苦参汤坐浴联合熊珍膏换药外敷治疗。结果痊愈66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2%。结论:加减苦参汤坐浴联合熊珍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7.
研究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激活机体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1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进行肿瘤组织穿刺活检确诊,活检组织制备肿瘤抗原;CT或B超引导下行氩氦刀消融,消融前、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FP水平,以ELISPOT法测定特异性T细胞免疫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氩氦刀治疗后AFP水平短时间升高,随后下降;用肿瘤组织抗原可以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性(P<0.01)。氩氦刀消融可有效激活肿瘤特异性的T细胞,瘤体来源的抗原可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8.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动力学障碍,致使血液高粘状态和纤溶机制低下,易引起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或使原发病加重,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故改变血液高黏着状态、阻断和逆转血栓形成是治疗肺心病加重的难点。为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治疗的效果,我科对2001年10月-2003年5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测定,并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治疗对其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体外观察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情况,为建立螺旋神经节体外支配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18只胚胎第16天小鼠Corti器(36只Corti器,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体外培养2、3、4天)及4只出生当天小鼠的8只Corti器,全基底膜组织固定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铺片,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体外螺旋神经节外周投射发育过程,并比较其与在体发育的异同。结果胚胎16天小鼠Corti器体外培养2天后(相当于在体胚胎18天),I型和II型螺旋神经节细胞树突向外周放射性生长并同时投射至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培养3天后(相当于在体出生当天),两型螺旋神经节细胞树突向外继续生长,聚集形成放射性纤维束,其中,纤维在内毛细胞底部形成内螺旋丛,外毛细胞区纤维沿外毛细胞分布生长并向蜗轴底回延伸;培养4天后(相当于在体出生1~2天),螺旋神经节外周纤维进一步退缩、纯化,形成明显的内螺旋束和相对不规则的外螺旋束。结论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期Corti器尽管没有传出纤维的支配,仍保持了与在体相同的外周靶支配模式,证明体外培养的螺旋神经节支配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两型神经节树突发育的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90.
通过将四川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主要发展指标与科研能力指标同全国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主要发展指标与科研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后发现,四川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科研能力与全国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科研能力的差距较主要发展指标之间的差距更大,进一步说明了在四川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