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人离体阻力血管环内皮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ation,EDVD)的抑制作用。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留取桡动脉,制备血管环,用机械法去内皮并设立内皮存在组和内皮缺失组。应用离体血管张力记录仪观察2组血管环在不同质量浓度ADMA(10-7mol/L、10-6mol/L、10-5mol/L、10-4mol/L和10-3mol/L)作用下张力的变化。内皮存在组用10-5mol/L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引发血管环收缩,再用质量浓度为10-5mol/L的乙酰胆碱(ACh)引发EDVD,然后用不同质量浓度ADMA处理,观察ADMA在内皮存在情况下对ACh所引起EDVD的抑制作用。内皮缺失组用质量浓度为10-5mol/L的PE引发血管环收缩后,再用质量浓度为10-7mol/L的硝普钠(SNP)引发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IVD),然后用不同质量浓度ADMA处理,观察ADMA在内皮缺失情况下对SNP引起EIVD的抑制作用。结果内皮存在组用10-5mol/L的ACh处理可使67.10%±18.63%因PE(10-5mol/L)引起收缩的血管舒张,ADMA对ACh引起的EDVD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相对收缩幅度依次为EDVD幅度的7.32%±8.60%(10-7mol/L)、20.03%±13.49%(10-6mol/L)、29.93%±11.78%(10-5mol/L)、43.30%±11.29%(10-4mol/L)和80.21%±18.16%(10-3mol/L)。在内皮缺失组,ADMA对SNP引起的EIVD呈微弱的抑制作用,且不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相对收缩幅度为EIVD的2.76%±1.98%(10-7mol/L)、2.27%±1.82%(10-6mol/L)、3.38%±2.99%(10-5mol/L)、3.59%±3.66%(10-4mol/L)和4.16%±3.67%(10-3mol/L)。结论ADMA可以有效地抑制ACh引发的EDVD反应,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  相似文献   
52.
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应用广泛,相应地使用留置针就不可避免要用留置针胶贴.但在儿科患者使用留置针胶贴时往往留置针周围皮肤出现发红、湿疹现象,严重者在使用留置针胶贴1天后周围皮肤出现数个小疱疹,造成患儿不适啼哭,引起家长不满.为此,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自制了一种可简易操作,又经济实用的透气胶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儿童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和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肠球菌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状况,检测肠球菌部分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25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2")、aph(3")-Ⅲ、ant(6)-Ⅰ基因)、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耐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ParC)和耐药外排EmeB基因。【结果】26株肠球菌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除万古霉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25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共检出各种耐药基因57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基因,屎肠球菌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检出率。【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外,对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基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肠球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 120例择期LC术患者,男,60例,女,60例,均在全麻下接受常规LC手术.将其随机分为术前用药组(Ⅰ组)40例、术后用药组(Ⅱ组)40例和对照组(Ⅲ组)40例,分别于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麻醉清醒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和不给予任何镇吐药.用药后观察48 h,观察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再给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rng治疗.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5%、12.5%和55%,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Ⅲ组(P<0.05);120例患者共有40例发生恶心、呕吐反应,再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后,有34例患者得到控制(85%).未观察到任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 昂丹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2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和腋静脉组(均包括单腔亚组和双腔亚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电极参数、手术并发症.结果 除手术并发症中的皮囊内血肿(P=0.047 2<0.05)和腋静脉单腔亚组的X线曝光时间(P<0.05)外,两组不管是在单腔亚组及双腔亚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还是电极参数、严重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在各项重要指标上无明显差别,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是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6.
57.
眼底出血,种类繁多,又复杂多变,是临床常见而且容易造成失明的眼底病。具有吸收缓慢、疗程迁延、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病理特点。必须通过眼底检查和眼底血管造影等才能明确诊断。眼底指的是眼球全部可见的内表面,主要包括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视网膜动、静脉,黄斑区和部分脉络膜。这是在活体情况下全身睢一可以用较为简单的方法从这里直接看到人体的神经和血管。眼球壁外层的正前方一部分是角膜,它是质地透明的组织。眼球壁内也有透明物质,前面是房水,中间是晶状体,后面为玻璃体。由于这一生理解剖特点,在临床上可以借用眼底镜,从瞳孔向里,透过透明组织,看到眼底出血的形态和变化。或作眼底荧光造影,确定眼底血管有无渗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病位依据。此类眼病,按发病部位,有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全身病变四大类。各有其显著的特征和临床表现,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8.
小儿重症肺炎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与低钠血症、酸中毒之间的关系。方法轻、重症组肺炎患儿均进行微量血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检测,分析低钠血症、酸中毒发生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钠均值为(132.2±2.3)mmol/L,对照组患儿血清钠均值为(138.3±3.3)mmol/L,两组患儿血清钠均值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0.5,P<0.01);两组患儿pH均值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P<0.05)。重症肺炎伴混合性酸碱失衡29例(61.7%),其中,三重混合性酸中毒5例(10.6%),伴高阴离子间隙(AG)代谢性酸中毒21例(44.7%),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6例(12.8%),轻、重症肺炎组患儿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2.9,P<0.01)。结论重症肺炎出现低钠血症、混合性酸中毒、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59.
炉甘石在眼科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肖国士1廖华2刘万里1外用炉甘石治疗眼病,具有应用广泛、价廉易得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对炉甘石的研制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本草学资料,简介如下。1主治与配伍本品性味甘温,入肝脾肺经,功专收湿除烂、敛疮...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gene,Mfn2)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携带大鼠Mfn2基因(rMfn2)的重组腺病毒Adv rMfn2GFP和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对照腺病毒Adv GFP分别感染球囊损伤动脉段,以磷酸缓冲液(PBS)作为未感染对照组,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Image Pro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血管定量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病毒感染后5d,免疫组织化学证实Adv rMfn2GFP组Mfn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TUNEL染色显示,Adv rMfn2GFP组的VSMCs凋亡率明显高于PBS组和Adv GFP组,假手术组未见TUNEL阳性VSMCs(n=10,P<0.01);感染后21d,Adv rMfn2GFP组的血管内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低于对照组(n=10,P<0.01)。结论高表达Mfn2基因可诱导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