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Ching是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及湖南等地,地上部分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淋沥涩痛,主治肺炎水肿、膀胱炎、肺热咳喘等疾病[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石韦含有黄酮、绿原酸、芒果苷、熊果酸、木犀草素等多种化学成分[2~8],这些化合物是石韦药理作用的基础[9~12],关于石韦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首次对石韦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4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正壬醛(11.82%)和1-辛烯-3-醇(4.88%),是石韦中主要呈香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药用植物绵毛酸模叶蓼的组织形态进行鉴别。方法:采集原植物,对该植物进行植物学及生药学的鉴定。结果:绵毛酸模叶蓼的生药学特征明显:其叶横切面具草酸钙簇晶层,主脉雏管柬分为四柬,粉末中有众多的草酸钙簇晶、非腺毛等特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绵毛酸模叶蓼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叶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从贯叶连翘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百分含量。结果:从贯叶连翘叶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7.03%。结论:贯叶连翘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γ-衣兰油烯(12.70%)、α-姜黄烯(11.36%)、δ-荜澄茄烯(9.09%)、β-反-金合欢烯(6.9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种桂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桂花花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晚银桂、贵妃红和窈窕淑女的花中共鉴定出66种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性组分峰面积的79.96%、71.83%和83.61%。结论:首次分析了不同品种桂花的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桂花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锟  卢引  顾雪竹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2,(35):3319-3320
目的:研究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法测定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35%。其中,植酮(26.56%)、[R,R]-2,3-丁二醇(11.99%)、E-15-十七碳烯醛(8.91%)、十七烷(5.11%)、2,3-丁二醇(4.85%)、棕榈酸(4.80%)、十六烷(3.91%)、菲(3.78%)、植烷(3.63%)、广藿香醇(3.60%)和亚油酸甲酯(3.01%)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细叶石仙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姬志强  王金梅  康文艺 《中国药师》2012,(11):1541-1564
目的:研究阔鳞鳞毛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阔鳞鳞毛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阔叶鳞毛蕨根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占根中挥发性成分的90.26%,从叶中鉴定了43个化合物,占叶中挥发性成分的95.32%。结论:阔鳞鳞毛蕨根和叶的挥发性成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正壬醛有可能是阔叶鳞毛蕨的主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黑莓(萨尼)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77.78%。结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庚醇(27.28%)、α,α,4-三甲基苯甲醇(11.27%)、1-(1-丁炔)环戊醇(8.6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4.94%)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大叶糙苏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冷浸法提取大叶糙苏中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成分。结果在大叶糙苏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0.45%。结论大叶糙苏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33.37%)和酯类(25.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革叶耳蕨、黑鳞耳蕨和三叉耳蕨根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3种耳蕨根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法)对3种蕨类根中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3种耳蕨根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一致,有显著差异的成分是甾醇类化合物。结论3种耳蕨根均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开封产紫白菊花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开封产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白色菊花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白色菊花中分离出56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43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3.92%。其中鉴定了18个脂肪酸成分。结论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类(34.81%),其次为烷烃类(29.83%)、萜类(13.39%)、甾醇类(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