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背景:实验室前期课题成果显示,脐血或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亲肿瘤及抑瘤特性。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8-06/09在郑州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完成。 材料:胎盘来源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妇产科健康剖宫产产妇,C6胶质瘤细胞株由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惠赠,10只BALR/c裸鼠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胎盘,分离部分羊膜,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实验。10只裸鼠背部双侧皮下注射含3×106个C6胶质瘤细胞的DMEM/F12培养基,建立双侧荷瘤鼠模型。成功造模后,模型对照组于裸鼠左侧皮下注射DMEM/F12培养基50μL,细胞移植组于同一裸鼠右侧皮下注射含2×106个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等量DMEM/F12培养基。 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生长情况,周围组织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 结果:细胞移植后14,21 d,细胞移植组肿块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F=54.127,P < 0.05)。模型对照组瘤体呈结节状,部分肿瘤组织中心有坏死现象,内部有新生血管形成,肌层及皮肤浸润较明显,已达腹膜;细胞移植组瘤体分叶较少,无新生血管形成,仅有局部的皮肤浸润,未见肌层浸润。模型对照组细胞周期素D1蛋白呈阳性表达,而细胞移植组表达阳性率较低。 结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抑制荷瘤鼠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抑制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52.
更年期女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更年期是妇女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更年期到达的标记是出现更年期症状 ,或更严重的发生更年期疾病 [1 ]  目前 ,对更年期女性冠心病 (CHO)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本文以冠脉造影 (CAG)检查结果为依据 ,对临床拟诊 CHO的 5 0例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 995~ 2 0 0 1年因胸闷、胸痛拟诊CHD,年龄在 4 0~ 5 5岁的女性更年期患者 5 0例 ,均行 CAG、心电图及血生化等检查。以血胆固醇≥ 5 .2 m mol/L 或甘…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 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逐步代替了许多特殊染色技术,但是由于特殊染色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的特点,再加之许多特殊染色方法也在原来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从而使它一直被应用而不被其他方法所替代.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实验室环保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我们用格林新型环保试剂替代传统病理试剂的体会与同仁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55.
冰冻切片技术借助低温使手术中的新鲜标本快速冷冻,达到一定的硬度后进行切片.从而来解决手术标本的诊断问题,决定手术的范围及手术的方法.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冰冻切片的质量,从而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可见,快速制作一张优质的冰冻切片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多年实践,从标本取材、速冻、切片、固定、染色到封片等步骤着手,摸索出一些提高冰冻切片质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FAK和桩蛋白(Paxill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ESCC、2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FAK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结果 ESCC、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FA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9.7%(47/59)、59.3%(16/27)和19.4%(7/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Paxill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亦依次降低,分别为71.2%(42/59)、55.6%(15/27)和36.1%(13/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和Paxillin蛋白表达均与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SCC组织中FAK蛋白与Paxillin呈正相关关系(γ=0.442,P<0.05)。结论 FAK和Paxillin蛋白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FAK及Paxillin蛋白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之一,并且也将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7.
食管鳞癌组织中线粒体DNA拷贝数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量在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的差异,探讨mtDNA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2例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tDNA拷贝数;并采用凝胶电泳对mtDNA进行定性检测。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tDNA检测率为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27.1894×106μgDNA;正常食管粘膜组织mtDNA检测率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5.9347×106μgDNA;癌旁粘膜组织mtDNA检测率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9.4102×106μgDNA,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27.83,P〈0.05)。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在403bp处显示阳性条带,且食管鳞癌组织所在的泳道较亮,与real-time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tDNA拷贝数量的增加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及3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率为46.9%(23/49),显著高于其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0/38);ICAM-1蛋白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其表达率随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也有一定差异,Ⅰ级与Ⅱ、Ⅲ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组织、19例CIN组织、4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VEGFR-3和MMP-2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P<0.05);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浸润宫颈深度≥1/2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宫颈深度<1/2组(P<0.05)。结论:VEGF-C、VEGFR-3和MMP-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