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40篇 |
免费 | 318篇 |
国内免费 | 2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9篇 |
儿科学 | 50篇 |
妇产科学 | 82篇 |
基础医学 | 305篇 |
口腔科学 | 49篇 |
临床医学 | 890篇 |
内科学 | 390篇 |
皮肤病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91篇 |
特种医学 | 22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97篇 |
综合类 | 1993篇 |
预防医学 | 1095篇 |
眼科学 | 58篇 |
药学 | 675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551篇 |
肿瘤学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72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99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40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15篇 |
2005年 | 300篇 |
2004年 | 301篇 |
2003年 | 215篇 |
2002年 | 186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184篇 |
1998年 | 159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总结该处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198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Siewert分型、病理分期及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结果 198例患者均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度为27.99%,淋巴结转移率为66.67%.淋巴结逐站转移130例,占98.48%(130/132例),跳跃式淋巴结转移1.52%(2/132例),分别转移置胃左动脉及腹腔干周围和隆凸下区.Ⅰ、Ⅱ型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隆凸下淋巴结(6.25%、3.33%)、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隔淋巴结( 25.00%、14.67%)、贲门右淋巴结(47.92%、52.00%)、贲门左淋巴结(31.25%、36.67%)、胃小弯淋巴结(43.75%、43.33%)、胃大弯淋巴结(27.08%、22.00%)、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27.08%、30.00%).T1 +T2期者淋巴结转移率40.43%,T3+T4期者淋巴结转移率74.8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ewert Ⅰ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27.08%)显著高于SiewertⅡ型者(14.67%),两者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iewert Ⅰ、Ⅱ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有明显的胸、腹双向转移的趋势,应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改良左胸切口能满足手术需要.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适用于各期周围性面瘫患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转归的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及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从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的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体瘤CT、MRl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侧颈动脉体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资料.结果:9例双侧颈动脉体瘤影像表现为双侧舌骨水平颈动脉鞘区肿块,平扫呈较均匀的等密度或中等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增强.螺旋CT薄层图像可见肿块周边迂曲扩张的供血动脉(5/6),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宽.MRI最为特征表现是肿块内或周边迂曲条状的血管流空影(10/13).结论:双侧颈动脉体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可以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构建含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并靶向转染至肺癌A549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探讨hTERT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介导放射性碘治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AdEasy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同时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Ad-CMV.hNIS作为阳性对照,不含hNIS的重组腺病毒Ad-CMV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验证hTERT在转染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摄碘实验检测表达的hNIS蛋白功能,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评价131I对转染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Ad-CMV-hNIS及Ad-CMV,并经PCR验证正确.RT-PCR证实hNIS cDNA能从Ad-hTERT-hNIS转染的细胞中扩增出来.Ad-hTERT-hNIS和Ad-CMV-hNIS转染的肺癌A549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组Ad-CMV转染的细胞分别提高了23和31倍,且摄碘能力可以被NaClO4抑制.Ad-hTERT-hNIS和Ad-CMV-hNIS转染的肺癌A549细胞均可被131I杀死,2组细胞成活率分别为(31.2±1.45)%和(23.6±4.08)%,而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病毒组分别为(89.0 ±2.99)%和(91.2 ±4.63)%.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转染肿瘤细胞后,应用131I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基因靶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CT与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证实的EG患者的CT、MRI的影像资料.结果 黏膜型6例,混合型8例,浆膜型2例,无单纯肌层型EG患者.食管壁肿胀增厚者5例;胃窦壁肿胀增厚者9例,胃黏膜增粗6例;十二指肠黏膜增粗者9例;空肠黏膜增粗者12例,4例合并肠壁增厚;回肠黏膜增粗者8例,4例合并肠壁增厚;结、直肠增厚者2例;肠系膜渗出8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6例;腹腔积液7例.结论 EG的影像表现主要为食管、胃窦部肿胀增厚、胃与小肠黏膜弥漫性增粗、肠壁分层状增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副乳由胚胎乳腺始基发育而成,亦称异位乳腺、多乳腺症或多乳畸形,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腋下。副乳是一种返祖现象,副乳越大,畸形越严重。大的腋下副乳对腋窝的外观影响较大,往往需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 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手术治疗124例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资料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124例术后发生乳头坏死18例(14.52%),皮瓣感染、坏死9例(7.26%),皮下积液7例(5.65%),上肢淋巴水肿5例(4.03%),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3例(2.42%),术腔继发性出血2例(1.61%).结论 精细的手术操作能有效降低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保留NA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中一条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 抽提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mRNA来制备探针,经杂交、洗涤后,通过计算机观察两者表达谱的差异情况,对681F05克隆子进行了Nozxhem blot,5’RACE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4次基因芯片筛选,获得15条与胶质瘤相关的新基因,经Northem blot证实681F05基因在人正常脑组织中低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BLASTn和BLASTx分析显示,它们编码蛋白与线虫Cyp-10蛋白同源性分别为52%和72%。cDNA序列分析发现这两上克隆是同一个基因[命名为cyclophilin-like gene(PPIL-3)]的两个不同的剪切体(PPIL3a和PPIL3b)。结论 基因芯片筛选正常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差异表达的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质量,高速度。高敏感等特性。681F05基因可能是与人脑胶质瘤形成有关的一条全长新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