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
天津市某理工科高校《健康与发展》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校本课程《健康与发展》的需求,以及该课程对理工科大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拓宽生活技能教育应用领域,设置适合理工科大学生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天津市某理工科高校开设《健康与发展》选修课,共8周24学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生活技能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通过课程前后2次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态度进行评估.结果教育后,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态度有了明显转变,接受教育后学生上网玩游戏、娱乐活动和聊天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健康相关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正向改变.教育后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好”、“有能力”、“快乐”4个方面评分均高于教育前(P<0.01).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和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评价很高.结论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技能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开设生活技能教育课程是必要、有效且可行的,可以在理工科高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项目学校开展的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目前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现状,以更好地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开展.方法 采用封闭式问卷,于2008年6-7月对随机分层整群抽取的8个项目省的18所高中共2 280人进行调查.结果 项目学校高中生的“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中的8条核心指标知晓率为78.8%,明显高于非项目校学生的61.0%;项目学校高中生对艾滋病病人不歧视态度拥有率为83.5%,明显高于非项目校学生的67.7%.从项目学校总体的现况来看,以知识、态度、技能总分的60%作为衡量学生合格与否的标准,项目学校高中学生技能的平均合格率较低,仅为68.4%.结论 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效果明显,但技能发展不足,提示今后的项目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大学生典型1周的膳食构成,以便提出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合理建议。[方法]2007年5月,对武汉市某高等学校4个年级2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76名大学生,1周内每天食用薯类、粗粮少于1次者分别占91.95%和97.46%,食用肉类食品少于1次的占80.08%,食用豆类食品少于1次的占93.22%.食用新鲜水果少于1次的占76.27%。[结论]武汉某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膳食构成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45.
46.
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于成药、复方中配伍应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癌性疼痛以及外伤等疾病,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马钱子具有剧毒,其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极易引起中毒.近年来有关马钱子毒性的病例报道也是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男性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患者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CFTR)基因第10号外显子区域上△F508的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32例CBAVD患者和32例健康生育男性CFTR基因第10号外显子区域上△F508的突变情况。结果 两组检查均没有发现△F508突变。结论 △F508突变是国外白种人CBAVD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而对中国人来说检测该突变意义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48.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基因⊿F508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男性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患者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CFTR)基因第10号外显子区域上△F508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32例CBAVD患者和32例健康生育男性CFTR基因第10号外显子区域上△F508的突变情况。结果两组检查均没有发现△F508突变。结论△F508突变是国外白种人CBAVD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而对中国人来说检测该突变意义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动态变化,探讨IL-6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在脑梗死后1、5、14d进行血清IL-6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清晨测定血清IL-6。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后1、5、14d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2.82ng/L)vs(15.25±4.65)ng/L,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1、5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03±2.28)分vs(10.38±2.30)分,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β-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血清IL-6的增高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0.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CT、MRI及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做MRI检查,9例并作了MRI增强扫描;11例同时曾做CT检查,3例增强CT扫描;曾同时5例作CTA/MRA+DSA检查,7例曾作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对各例的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高密度影;MRI中T1WI大部分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环围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灶,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CTA/MRA/DSA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诊断时,应综合CT、MRI及DSA的表现,其影像学的表现对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