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概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s)活化调节及中药对该受体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近况、并提出了相应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姜黄素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信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和胞核核因子-κBp65(Rel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HSC。药物处理后收集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PAR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RelA。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9的活性。结果随着HSC活化程度增加PPARγ表达水平不断下降,姜黄素上调其表达水平(P<0·01),拮抗剂GW9662显著阻断这种作用(P<0·01)。姜黄素抑制αSMA的表达、I型胶原的生成以及胞核内活化RelA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MMP2、9的活性(P<0·01)。结论姜黄素激活PPARγ信号途径抑制HSC活化,升高MMP2、9活性,抑制/干扰NFκB的核转位。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甲强龙激素冲击疗法,同时治疗组予消瘿合剂口服,对照组予消瘿合剂安慰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情分级(NOSPECS)、疾病活动度评分(CAS)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NOSPECS病情分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相比,联用消瘿合剂能更加明显地缓解活动期Ⅲ级以上TAO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苍菊清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SIRT2和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大鼠第1~2周予高脂低蛋白饲料,第3~4周予纯玉米粉饲料喂养,同时予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 L/kg腹腔注射造模,每周2次。造模的同时,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 L/100 g灌胃,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苍菊清肝降脂方药液(每m L生药含量分别为0.45、0.90 g)1 m L/100 g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获取4组大鼠肝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与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菊清肝降脂方可显著增加NASH大鼠肝脏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5.
小檗碱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死亡、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入侵、调控细胞内源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癌变相关酶的活性、抗氧化应激作用、纠正糖代谢异常、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及其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小檗碱在体内、体外试验中都显示出明显改善治疗肝细胞癌的功效,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多种分子调控机制。阐述了黄连等中药的活性成分小檗碱抗肝细胞癌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揭示了小檗碱对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提出研发新剂型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应用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
机体免疫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其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Th2之间的细胞平衡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介绍了Th1/Th2细胞平衡与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及肾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认为除对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外,还应对Th与其他细胞之间的具体关系及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5种经研究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成分:灯盏花素、青蒿琥酯、红景天苷、黄芪总甙、粉防已碱对肝星状细胞(HSCs)收缩的影响,筛选出能抑制HSCs收缩的中药成分。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s,通过MTT及细胞形态观察研究100~0.1μmol/L灯盏花素、青蒿琥酯、红景天苷、黄芪总甙、粉防已碱对HSCs增殖及毒性作用,以10nmol/L内皮素(ET-1)为刺激因子,用凝胶收缩实验观察各中药成分对ET-1刺激下HSCs收缩的影响,筛出能抑制HSCs收缩的成分,凝胶面积用"%原始面积"表示。结果:100~0.1μmol/L灯盏花素、青蒿琥酯、黄芪总甙、粉防已碱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的作用,其中100μmol/L黄芪总甙,100μmol/L及10μmol/L粉防己碱对HSCs有毒性作用。100μmol/L及10μmol/L灯盏花素凝胶面积分别为74.33±5.5%和67.39±3.47%,与ET-1组面积(49.96±4.46%)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100μmol/L及10μmol/L青蒿琥酯凝胶面积分别为79.62±1.95%和58.86±2.99%,与ET-1组面积(39.85±3.1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100~0.1μmol/L红景天苷、10~0.1μmol/L黄芪总甙和1及0.1μmol/L粉防己碱凝胶面积与ET-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5种中药成分中,100及10μmol/L灯盏花素及青蒿琥酯均能抑制ET-1诱导的大鼠HSCs收缩。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安珐特)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10只)、安珐特组(10只)。后两组大鼠行腹腔注射4周DMN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安珐特组大鼠按照成人用药量的8倍剂量灌胃,共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标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白蛋白(Alb);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采用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Bi L、ALT、AST、γ-GT水平明显升高(P0.05),Alb水平明显下降(P0.05);大鼠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脏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窦狭窄,汇管区扩大,肝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肿胀、变性坏死,肝组织内有明显出血现象;天狼猩红染色可见大鼠肝脏胶原增生明显,大量纤维间隔,向肝小叶伸展,分割包绕肝组织,形成假小叶;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法特组大鼠血清TBi L、ALT、AST均显著降低降低(P0.05),γ-GT水平有所降低,Alb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天狼猩红染色可见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安珐特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NA,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量;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结果OB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两者对HBsAg抑制率的比较为:P=0.043;HBeAg为:P=0.026)。OB处理组的α-SMA含量不仅在转录水平而且在翻译水平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3,蛋白:P=0.042);OB处理组的Ⅰ型胶原表达量同样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蛋白:P<0.01)。结论OB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HSC-T6细胞表达α-SMA和I型胶原有抑制作用,且显著优于氧化苦参碱。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的影响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采用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HSC,使用药物处理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在10~50μmol/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SC的增殖。姜黄素对HSC增殖的抑制作用可以被PPAR~t特异性拮抗剂GW9662所阻断。在原代培养第1、4、7天和传代培养的HSC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随着HSC活化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姜黄素显著上调PPARγ表达水平,这种作用能够被GW9662阻断。姜黄素能够在基因和翻译水平显著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GW9662能够阻断姜黄素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PPARγ抑制大鼠HSC的增殖与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