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对晚期肿瘤造成气管狭窄患者突发重度呼吸困难时,紧急采取简便的雾化吸入麻醉联合喉镜直视下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评价。方法 55例因晚期肿瘤导致气管狭窄突发呼吸困难加重患者,急症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食管癌32例,肺癌10例,纵隔肿瘤5例,甲状腺癌3例,气管癌3例,软腭癌1例,胃癌1例。抢救后通过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等观察评价疗效。结果 55例患者抢救均成功,重度呼吸困难即刻改善,并获得继续治疗机会。结论急症采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支架植入方法简便、迅速、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经动脉药盒输注吉西他滨治疗37例晚期胰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动脉药盒输注吉西他滨对未经其他治疗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7例均经手术探查未能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采用介入的方法植入德国贝朗公司的Implantofix药盒,9例经左锁骨下动脉将药盒植入于左胸壁皮下,48例经右股动脉将药盒植入于右下腹股沟部。治疗组首次疗程总量分3次注入吉西他滨3.0g,氟尿嘧啶3.0g,白细胞介素-2600万U。对照组仅不输注吉西他滨。结果:57例介入药盒均植入成功,留置管通畅率达100%,留置管滑脱率为0%,2例老年肥胖女性患者右腹股沟部切口愈合不良而于术后2个月拔除药盒。57例按照胰腺癌患者临床受益反应的评价标准,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20例)。本研究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临床受益反应)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27.2%的治疗组患者获疼痛程度、止痛剂用量的显著而持久的改善,而对照组为4.8%(P=0.0022)。临床受益反应持续时间治疗组18周,对照组13周。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6.25个月,对照组为4.41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5)。治疗组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46%、24%和18%,高于对照组的31%、6%和2%。结论:经动脉药盒输注吉西他滨对晚期胰腺癌有明显的缓解疼痛、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并为晚期患者提供了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的良好、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新"三管法"介入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 透视下对27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用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瘘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瘘腔脓液.结果 2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瘘口平均愈合时间23 d.结论 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新"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4.
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不同类型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价。结果 106例中,单结节和少结节转移灶(病灶≤3个)30例,占28.3%;DSA造影表现以富血供为主,多发转移瘤76例,占71.7%;DSA造影表现以乏血供为主单发富血供转移瘤行化疗栓塞,余经动脉药盒(PCS)行规律化疗灌注,前者生存期较后者明显延长。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瘤以多发、乏血供的转移为主,介入治疗为肠癌肝转移瘤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5.
经药盒动脉序贯输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经皮下药盒动脉输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晚期肝癌4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18例.经右髂外动脉入路皮下埋植药盒系统,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治疗组在靶动脉注入p53基因(今又生,深圳赛百诺公司),每次用1012VP,加羟基喜树碱20mg,每周1次,连用3周为1疗程,30例患者分别接受1~8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给予羟基喜树碱20mg肝动脉灌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AFP、卡氏评分、病灶的变化和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所有病例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例出现口角湿疹,未观察到恶心、呕吐、腹泻和骨髓抑制等表现.治疗组14例腹水患者,9例明显吸收好转,对照组无一例好转.治疗组生存期最小14d,最长405d,平均199.6±111.8d.对照组生存期最小18d,最长182d,平均83.0±50.2d.两者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AFP是(45 064.1±42 349.8)ng/L,治疗后AFP是(33 994.7±34 750.8)ng/L,两者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AFP是(47 573.9±39 734.8)ng/L,治疗后AFP是(49 042.5±37 285.4)ng/L,两者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KPS是58.8±14.8,治疗后KPS是66.8±8.4,两者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KPS是59.2±14.4,治疗后KPS是58.3±13.9,两者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肝动脉序贯输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序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TACE序贯RFA组(24例)、单纯TACE组(23例)和单纯RFA组(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14、30 d时,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细胞比值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基线值无差异。治疗后7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增加,CD4+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P<0.05)。治疗后14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CD8+细胞比率增加(P<0.05);单纯RFA组外周血NK细胞比率增加(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CD4+和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而单纯RFA组CD8+细胞比率则显著低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治疗后30 d,TACE序贯RFA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降低,NK细胞比率和CD4+/CD8+比值增加,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TACE组CD3+及CD4+细胞比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单纯TACE组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NK细胞比率较单纯RFA组升高(P<0.05)。结论:单纯TACE治疗可能造成肝癌患者一过性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而TACE序贯RFA及单纯RFA治疗则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