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426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91篇
  2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B(A)亚型是一种罕见的ABO亚型,其分子机制为B等位基因在正常B基因序列的基础上发生单碱基突变,使其具有编码双功能活性酶的能力。B(A)亚型在血清学检测中除表现B抗原特异性外,还表现少量A抗原特异性,从而干扰血型鉴定及配血工作。B(A)型如误定为AB型,输入AB型红细胞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国内已报道7个等位基因,其中B(A)02型发生率为0.78/10万。现将报道1例工作中遇到的B(A)O2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分析进化关系,通过VFDB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来源于淡水养殖环节和来源于病人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53株菌株均具有黏附、趋化运动、抗吞噬、毒素及酶类等功能的8类毒力相关因子基因,缺失辅助定植、毒素共调、分泌等功能的毒力相关因子基因和副霍乱肠毒素等4个毒素基因。部分毒力相关因子或部分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毒力基因不全。与3株来源于病人的菌株相比,二者毒力因子基因携带情况相近,除MSHA Ⅳ型菌毛毒力因子mshA基因、荚膜多糖wbuB基因、wbfY基因、rmlB基因、血红素受体hutA基因及Ⅲ型分泌系统vscC2和vcrD2基因外,部分菌株二者携带相同的毒力因子基因。5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属19个ST型,ST4和ST5是优势ST型,养殖环节来源的菌株与病人来源的菌株分属不同的ST型。19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其中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17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病人来源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2个ST型与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ST1、ST2、ST6和ST10属同一簇,与ST1有6个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差异。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MLST分型多样化,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因子,不同来源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虽然分属不同的ST型,但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对深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 71,EV71)的VP4基因遗传进化进行分析.方法 2009年采集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491份,选取其中8份经细胞培养鉴定为阳性的EV71毒株用RT-PCR扩增VP4基因,利用MEGA4.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09年深圳地区8株EV71 VP4基因全长207 bp,编码69个氨基酸;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 ~98.1%,与深圳2001至2004年分离的17株EV71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9.9% ~98.1%,与GenBank中其他EV71病毒株VP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2%~100%;其中与亚洲流行株阜阳株(EU703812)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100%),其次是C4代表株及2004年深圳株(AY895144)为94.2% ~97.1%.除了印度株和其中1株EV71的VP4编码的氨基酸在第54位(ACA)不同之外,其余7株EV71 VP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以及与GenBank报道的其他序列同源性达100%.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与C4代表株相比有17处不同,除1处以外其余全在简并密码位点上;轻重症病例毒株之间VP4基因序列未见明显改变.进化树显示8株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EV71属于C4基因亚型,流行的EV71 VP4基因非常保守,不属于变异区段,绝大部分核苷酸的变异属无义突变,VP4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几乎为0.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益气复生方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复生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生方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自制不规则抗体筛查室内质控品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选择商品化单克隆Ig G类抗D原液作为强阳性质控品,其稀释液作为弱阳性质控品,不规则抗体阴性的献血员AB型血浆作为阴性质控品。将强阳性、阴性质控品连续测定20次,确定其靶值;将单克隆Ig G类抗D倍比稀释,确定红细胞凝集强度达到2+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弱阳性质控品的最佳稀释度,连续测定20次。质控品与待检标本同时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测定,每天测定1次,共6个月。结果强阳性质控品靶值为4+,弱阳性质控品靶值为2+,最佳稀释度为1∶500,其质控范围为1~3+。弱阳性质控品在6个月的使用过程中出控4次,强阳性、阴性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控。结论实验室自制不规则抗体筛查室内质控品可行,功能上能够完全满足对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超前镇痛及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眼科住院的择期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时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B组:术毕前10 min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C组:麻醉诱导时静注氯化钠注射液2 ml。盐酸纳美芬0.1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l。于麻醉诱导前(T1)、术中加固材料与后巩膜加压缝合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T4),记录MAP、HR、SPO2、PETCO2、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10 min记录RSS、RS。结果 B﹑C组MAP、HR其余各时点与T1比较升高(P0.05),A组各时点平稳(P0.05)。B、C组TM2、T3、T4时与A组比较升高(P0.05);C组T2、T3、T4时与B组比较升高(P0.05)。B、C组RS、RSS与A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B﹑C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A组(P0.05)。结论术前或术毕前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μg/kg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可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术前静脉注射较术毕前静脉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8.
患者,黄××,男性,23岁,“发热3周,胸闷、气短2周”入院。胸片及B超示左例胸腔积液,PPD5u试验强阳性,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INH、EB、RFT、PZA及SM抗痨及抽胸水治疗,症状逐渐消失,胸水吸收。SM应用4天因出现头晕而停用。4个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以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疑有遗传性代谢病患儿的血液筛查结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串联质谱检查技术检测滤纸片中酰基肉碱和氨基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对相关疾病进行筛查。结果共筛查97例患儿,其中阳性3例(3.09%),可疑阳性55例(56.7%)。结论串联质谱检查是筛查发育落后患儿病因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甲真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特比萘芬,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结果:特比萘芬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0.00%、94.11%和100%;伊曲康唑停药时、停药后 3个月、6个月有效率分别51.42%、71.42%、88.57%。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和5.71%,特比萘芬安全性较高。结论:特比萘芬较伊曲康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