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阻生齿拔除后引发面颊部瘘管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权 《口腔医学》2003,23(1):32-32
阻生齿拔除术在临床上为常规手术 ,我科 1997年遇 1例阻生齿拔除后余留断根引发面颊部瘘管 1年 ,现报告如下。  患者 ,女 ,2 7岁 ,1997年 8月因右颊部流脓 1年就诊。诉1996年 6月因重感冒致右侧下后牙疼痛 ,右侧面部肿胀 ,经消炎治疗无好转 1周后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要求拔除患牙 ,遂在局麻下拔除患牙 ,(患者见拔除牙为 2个根 ) ,给予青霉素肌注3d ,拔牙创口处仍感疼痛 ,右侧面部肿胀未消除 ,约 1个月左右 ,右侧面颊部溃破流脓 ,形成瘘管 ,1年来右侧面颊部经常有脓液流出 ,患者在当地卫生院进行多次抗炎治疗和草药治疗均无效。检查见 ,右侧…  相似文献   
52.
51例重型颅脑伤长期昏迷病人催醒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例重型颅脑伤长期昏迷病人催醒疗效分析江基尧曾凡俊张光霁卢亦成杨中坚白如林丁学华梁玉敏姜正武于明琨陈左权朱诚一、临床资料1.病例:男42例,女9例。年龄10岁~77岁。车祸27例、坠落伤18例、其它6例。重型颅脑伤(GCS:6~7分)29例、特重型...  相似文献   
53.
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是指相邻2条或3条脑动脉供血区或基底节区深穿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近年来随着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应用,对脑分水岭梗死的认识日益深入,但未见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报道。  相似文献   
54.
颈动脉损伤约占颈部锐器损伤的6%[1],但形成假性动脉瘤的情况临床上罕见,可能与起病不典型,或伤后出血迅猛致休克死亡无法得到及时诊治有关.据统计,颈动脉损伤的病死率近40%,而幸存患者中约45%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2],因此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十分必要.近来我们诊治了一例创伤性颈总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并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应用离体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high resolution magic angle spinning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HR-MAS1HNMR)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兔锁骨下动脉盗血模型海马区的神经代谢变化。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结扎组,每组8只。采用右侧锁骨下动脉结扎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锁骨下动脉盗血模型。用离体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兔海马组织代谢产物N-乙酰-天冬氨酸复合物(NAA)、胆碱(Cho)、肌酸/磷酸肌酸(Cre)、乳酸(Lac)、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等共振峰的变化。结果与普通饮食对照组及高脂饮食组比较,模型组兔海马区NAA、GABA明显降低(P<0.05),Glu显著升高(P<0.05),其他代谢产物变化不明显。普通饮食对照组与高脂饮食组代谢产物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兔锁骨下动脉盗血模型对海马神经元代谢影响显著,神经元功能受损,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缺血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52岁。因反复胸闷、胸痛7年,加重2周于2011年8月25日入院。既往有5次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末次PCI术于4个月前,送入支架至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处。术中出现心源性休克,经过体内反搏等治疗好转。其后一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咯雷、阿托伐他汀钙、贝那普利、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卡维地洛、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近3年上海一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RTI)住院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FLU)、人偏肺病毒(MV)、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支原体(MP)7种常见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上海地区儿童LRTI的预防与诊治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LRTI住院患儿,取其鼻咽部抽吸物,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7种呼吸道病原体,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3年的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为44.0%(6 301/14 334),MP的检出率最高(17.5%),其次为RSV(13.9%)和PIV(5.6%)。男、女呼吸道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408)。0~6月龄患儿以RSV检出率最高,>2岁患儿以MP检出率最高。RSV和CT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显著降低,MP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RSV的检出率高峰出现在冬季,夏季少见。ADV在春夏季检出率较高,而在秋季少见。PIV和MP检出率的高峰主要出现在夏季,FLU在1月份有暴发性的流行,MV的检出高峰主要出现在每年3月份;CT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特征。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2.9%,在7~12月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其中以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为主,最常见为MP+RSV的混合感染。 结论 多种病原体导致上海地区儿童的LRTI,不同病原体显示出不同的流行季节、年龄分布等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58.
我科1998年11月至1999年6月用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椎动脉狭窄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应用CYPHERTM 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 1例。结果 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头颅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正常 ,DSA为右椎动脉起始部有一长 4 .6mm 90 %以上狭窄 ,狭窄远端动脉直径 2 .6mm ,右椎动脉开口处造影时右小脑后下动脉 (PICA)充盈欠佳 ,基底动脉未显影 ;左椎动脉造影时亦未见右PICA充盈。术前准备后置入 2 .75mm× 13mm球囊扩张式Cypher支架 ,再造影见狭窄消失 ,右PICA充盈良好 ,基底动脉显影。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已随访 1个月 ,未再有眩晕、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发作。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椎动脉的成功应用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6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不断上升。D SA仍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充分的信息。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来自2个中心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14~87岁,平均(60±1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