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 研究血清剥夺对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心肌细胞AC16分为血清剥夺组(细胞在无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48 h)、对照组(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EdU实验法检测细胞DNA合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心肌细胞中caspase-9、Bcl-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yclin D1、β-连环蛋白(β-catenin)、Wnt5a、Axis抑制蛋白1(Axin1)、蓬乱蛋白2(Dvl2)、蓬乱蛋白3(Dvl3)、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光密度值为1.93±0.01,血清剥夺组的光密度值为1.08±0.08,后者为前者的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DNA合成受到抑制,血清剥夺组细胞DNA合成水平下降为对照组的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剥夺诱导了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照组凋亡率为(6.34±0.47)%,血清剥夺组凋亡率为(56.83±1.90)%,后者为前者的8.9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剥夺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剥夺促进了心肌细胞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了心肌细胞中Bcl-2、P53、PCNA、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血清剥夺抑制了心肌细胞中β-catenin、Wnt5a、Axin1、Dvl2、Dvl3、LRP6蛋白的表达。结论 血清剥夺可抑制心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门诊腹泻婴幼儿中腺病毒(HAd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每周三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门诊就诊、≤5岁、病程≤14 d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病毒检测后的剩余粪便标本,以系统抽样,采用PCR法检测HAdV、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并通过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确定HAdV的型别。 结果:共1 010例样本进入本文分析,2012至2014年每年144例,2015年265例,2016年313例;男628例;0~6、~12、~24、~36、~48和~60月龄分别为246、578、79、45、18和44例。①5年HAdV总检出率为 5.2%(53/1 010),2012至2016年依次为6.9%(10/144)、10.4%(15/144)、5.6%(8/144)、4.5%(12/265)和2.6%(8/313),不同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不同月龄患儿和不同月份HAd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53例共检测到10种HAdV型别,肠道腺病毒(EAdV)包括HAdV 41型 (31/53,58.5%) 和 40 型(3.8%),非肠道腺病毒(NEAdV)包括HAdV 31型 (11.3%)、1 型(5.7%)、3 型(5.7%)、2 型(3.8%)、 5 型(3.8%)、 6 型(3.8%)、4 型(1.9%)和7 型(1.9%)。各年份均以HAdV 41型为主。④HAdV单一感染占73.6%(39/53),EAdV、NEAdV单一感染分别为49.1%(26/53)和24.5%(13/53);14例为HAdV和其他腹泻病毒混合感染,主要为HAdV与轮状病毒(13.2%,7/53)或诺如病毒(9.4%,5/53)的两两混合感染。结论:上海地区门诊腹泻婴幼儿中HAdV流行型别多样,常年散在流行,且主要为单独感染引发婴幼儿腹泻。  相似文献   
104.
颅内动脉瘤是较常见的脑血管病变 ,其破裂之前可无任何症状 ,一旦破裂 ,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 ,及时诊断和治疗 ,非常重要。我院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 3天内颅内动脉瘤 2 5例 ,取得效果良好。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 4 7岁。 2 5例病人全部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动眼神经麻痹 3例。 2 3例为第一次出血 ,另 2例曾有SAH病史。Hunt Hess分级 :Ⅰ级 5例 ,Ⅱ级 12例 ,Ⅲ级 6例 ,Ⅳ 2例。二、影像学资料 :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 ,并证实有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105.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作为替代血管为缺血心肌提供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为无法行再血管化治疗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现综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急诊机械取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行头颅CT复查,支架置入患者术后3 d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支架内有无再狭窄或闭塞。出院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术后90 d对存活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58例患者自入院至穿刺开始平均时间为(98.2±21.6)min,穿刺至血管开通平均时间为(45.4±21.3)min。共86.2%(50/58)的患者术中实现成功再通(TICI 2b、3级),13.8%(8/58)未能有效再通。术后24 h头颅CT复查显示,并发大面积半球脑梗死4例,颅内出血7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12例患者(12枚支架)术中支架释放,术后3 d内行CTA检查显示,有2例支架内发生闭塞,其余通畅无再狭窄。出院前5例患者死亡,其余53例NIHSS评分平均为(5.9±4.7)分,较术前显著降低[(13.7±5.3)分,P〈0.05]。存活的53例患者术后90 d均获随访,mRS平均为(2.8±2.0)分,其中0~2分40例,预后良好率为68.9%(40/58)。结论通过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08.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 组:对照组根据慢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指南行基础治疗和有效地控制血糖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联合静滴新活素,观察2组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和心衰的缓解程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N端B型钠尿肽前体、24小时尿量等变化。结果 干预组胸闷气短程度改善情况及尿量、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钠尿肽前体、6分钟步行试验均明细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均降低,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心率变异性变化与心衰程度有相关,心衰程度越重,心率变异性值越低。两组无不良反应病人。结论 新活素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能够修复患者自主神经的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患者 男性,24岁.于2004年4月5日因发热、头痛、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体检发现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显示有核细胞数明显增加,糖和氯化物水平正常.血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头颅CT和MRI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