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绝经后取器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妇女绝经后因激索水平下降致生殖器萎缩、宫颈变硬,使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术中疼痛。尼尔雌醇联合缩宫素用于绝经后取器,提高了取器成功率,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 536例行颈动脉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1 359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4.9%)和斑块发生率(63.6%)均比非脑梗死者高(P<0.05),其中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硬斑(54.8%)、软斑(21.1%)、纤维斑(16.1%)和溃疡斑(8.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有密切的联系。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判断内膜病变情况,斑块形成部位和形态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及临床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804例,其中40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404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83.4%)和斑块发生率(62.4%)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8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起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及临床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应用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4岁。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双重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治疗当天尿量、24h尿量、血清尿素和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56例(56/60),腹围均明显缩小;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尿量及24h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尿素和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腹水蛋白浓度[(16.4±5.6)g/L]明显高于治疗前[(8.4±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60例患者出院时的转归中,好转42例,无效1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现头晕、乏力明显2例,肝区隐痛不适2例,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心室射血分数自动测量(Auto EF)法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35例,应用Auto EF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射血分数(LVEF);并与传统双平面Simpson’s法比较,分析其相关性;随机选取20例心肌梗死患者行Auto EF重复性研究。结果 70例研究对象中,68例(97%)完成Auto EF测量,其中43例(63%)为完全自动,25例(37%)需手动校正;Auto EF测量时间为(59.28±13.13)s,少于Simpson’s法[(96.67±8.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总体Auto EF与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LVEDV、LVESV、LVEF均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947、0.971、0.974,P<0.01);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中,两法所测LVEDV、LVESV和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有良好相关性,但心肌梗死组相关系数均较健康对照组偏低;在观察者自身和观察者间,Auto EF法测定心肌梗死患者LVEF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Auto EF法能够简便、及时和快速测量左室容积和LVEF,且经验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56.
目的合成磺胺类药物共有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和人工抗原,探讨其制备方法。方法通过保留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和在基团上引入羧酸基团,合成了一种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N-磺胺-4-氨基丁酸,产物经过1HNMR、13CNMR、IR和ESI-MS确证了结构。衍生物通过活泼酯化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物起始摩尔比、半抗原活泼酯化时间和偶联时间等因素对偶联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活泼酯法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物起始摩尔比50∶1;活泼酯化时间6h;偶联时间4h。以最佳条件,制备N-磺胺-4-氨基丁酸人工抗原。免疫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N-磺胺-4-氨基丁酸的结构正确,经过紫外光谱检测和免疫动物实验确证人工抗原。结论N-磺胺-4-氨基丁酸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