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亲缘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上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采用亲缘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均达到造血功能重建,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33.33%,Ⅲ度以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16.67%,移植相关死亡一例,复发一例.结论亲缘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探索了又一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进展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4月住院的6例进展期CML患者经IM联合allo-HSCT治疗的效果并文献复习。结果 6例进展期CML患者经IM联合allo-HSCT治疗后2例死亡[1例为移植术后复发并继发性移植失败(GF),患者在首次移植后2年出现疾病复发并继发性GF,在二次同一供者移植术后1年再次出现疾病复发并GF,在更换供体进行第三次移植中死于化疗预处理。1例系在首次移植后6月出现继发性GF,在行二次移植中死于化疗预处理]。4例无病生存,生存率66.67 %。结论 进展期CML在应用IM后达血液学完全缓解(CHR)后行allo-HSCT并对移植后期有复发可能的患者,进行IM早期干预治疗和早期停用免疫抑制剂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产生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治疗手段有望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3.
众所周知,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且各国都把噪声性耳聋列为法定职业病。虽然很早就有关于噪声对前庭功能影响的报道,但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有学者怀疑在超常的噪声环境中,工人在出现耳聋的同时,还会使平衡功能受损,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因此,噪声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研...  相似文献   
34.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真菌感染具有诊断难、治疗难、死亡率高的特点,与患者免疫水平低下密切相关.化疗、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器官、细胞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均会降低免疫力,增加CNS真菌感染的风险[1].现将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医院血液肿瘤科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发生CNS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1例ABO血型大不合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ML相关并发症的认识。方法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CML患者通过血型大不合(A供O)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长期稳定植入,疾病得以根治。结论ABO血型大不合不是移植禁忌证,其出现的造血免疫并发症可防可治,对移植后存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HLA同胞全相合9例、亲缘间单倍体相合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在造血重建、预处理相关毒性、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临床疗效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无明显差异,但在移植过程中及术后、血制品的输注量、CMV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发生方面,单倍体相合移植组明显高于同胞全相合组.结论 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方而临床疗效相近,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移植为恶性血液病治疗开辟了又一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37.
<正>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以往宫颈Bishop评分作为判断催产素引产成功率的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影响[1]。本研究探讨了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在足月妊娠、早产中对分娩时机的预测作用,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种有效的预测分娩工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8年3月2日~2019年6月5日在我院建档并定期产检的孕妇156例,年龄(29.5±5.8)岁。孕龄通过末次月经和妊娠早期、妊娠中期的产科彩超检查核对和确认,孕龄36周~36+6周,且符合单胎头位、无胎膜早破、无胎盘早剥征象、无妊娠合并症等各项条件,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近3d内无性生活史、未行阴道灌洗及用药且无各种阴道炎。为对比fFN在早产分娩预测及足月分娩预测中差距,于2019年11月20日~2020年10月20日选择28周~36+6周孕妇120例作为对照,选取标准同上。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审核。参与研究的孕妇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