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HLA同胞全相合9例、亲缘间单倍体相合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在造血重建、预处理相关毒性、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临床疗效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无明显差异,但在移植过程中及术后、血制品的输注量、CMV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发生方面,单倍体相合移植组明显高于同胞全相合组.结论 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方而临床疗效相近,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移植为恶性血液病治疗开辟了又一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2.
崔晓聪 《职业与健康》2001,17(4):101-102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矽肺容易合并肺结核、支气管肺炎、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疾病,但合并脓气胸者较少见,且伴有白细胞异常增高者更为罕见。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 患者××,男,66岁,××铸造厂退休工人,住院号0104,主  相似文献   
23.
崔晓聪  董素芹 《安徽医药》2018,22(2):301-303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对延期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孕龄287~293 d、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且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初产妇115例,在缩宫素引产前测定其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含量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观察应用缩宫素引产的效果.结果 115例延期妊娠的孕妇中,剔除引产未满72 h且尚未临产及因其他因素(如社会因素等)行剖宫产者11例,在符合研究条件的104例孕妇中,fFN检测阳性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有49例,其中引产成功的有46例,引产失败的有3例,其引产成功率为93.88%,高于单独采用fFN检测阳性或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的90.80%、75.76%.结论 宫颈Bishop评分和fFN检测均可以作为预测延期妊娠引产难易程度的评价指标,且fFN检测阳性与宫颈Bishop评分>6分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率,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HLA同胞全相合9例、亲缘间单倍体相合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在造血重建、预处理相关毒性、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临床疗效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无明显差异,但在移植过程中及术后、血制品的输注量、CMV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发生方面,单倍体相合移植组明显高于同胞全相合组.结论 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方而临床疗效相近,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移植为恶性血液病治疗开辟了又一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HLA同胞全相合9例、亲缘间单倍体相合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在造血重建、预处理相关毒性、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临床疗效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无明显差异,但在移植过程中及术后、血制品的输注量、CMV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发生方面,单倍体相合移植组明显高于同胞全相合组。结论 经改良预处理方案后同胞HLA全相合与亲缘间单倍体相合allo-HSC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方面临床疗效相近,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移植为恶性血液病治疗开辟了又一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例行亲缘间Allo-HSCT治疗的MDS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例患者IPSS积分均属于中高危组,给予Allo-HSCT治疗,白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5.3(12~21)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19.3(13~29)d。移植后出现Ⅱ度胃肠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慢性广泛型GVHD 1例,系同一患者。随访至2009年6月,平均随访时间13(10~17)个月,3例均存活。结论 Allo-HSCT是治疗MDS的最有效根治手段,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作为有合适供者的年轻中高危MDS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27.
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骨穿涂片检查结果显示与临床及外周血常规检查不相符合,造成诊断困难。为此,笔者筛选了我院近2年来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的40例患者的涂片与切片进行同步观察,探讨二者在血液病诊断中各自优缺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危象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以极重度贫血入院,伴有意识障碍,经过输注洗涤红细胞后意识转清。行血常规及血型检查时血液自凝,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血红蛋白最低为19.2g/L,网织红细胞计数为0.002,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升高,Coombs实验阳性,Hams实验阴性,红细胞/粒细胞CD55、CD59抗原表达正常,免疫球蛋白IgG、IgM升高,补体C3下降,冷凝集素实验阳性,颈部淋巴结活检示Castleman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提示PRCA。确诊为Castleman病并发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环孢A等免疫抑制剂联合辅助血浆置换综合治疗措施,患者疾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临床少见,疾病诊断应强调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对各种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以免误诊漏诊。多种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及积极的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实施,能够提高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CMV)DNA拷贝数,以指导对CMV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allo-HSCT的23例患者,按移植方式分为同胞全相合HSCT 11例,亲缘间单倍体HSCT 12例。移植后均采用RQ-PCR技术检测CMV-DNA,>1000拷贝数/ml为CMV阳性。全部患者在预处理阶段-9天至-2天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抢先治疗首选更昔洛韦,血常规低于正常者选用缬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结果 23例allo-HSCT患者中共13例发生14例次(56.5 %)CMV感染,2例发生CMV病(8.7 %)。同胞全相合的11例患者发生CMV感染2例(18.2 %),亲缘间单倍体的12例患者发生CMV感染11例12例次(91.7 %)。发病中位时间为+41天(+30~+62天)。经治疗12例患者13例次CMV-DNA转阴(92.3 %),1例死亡(7.7 %)。结论 RQ-PCR技术检测血浆CMV-DNA是监测CMV感染的可靠手段,有利于指导临床抗CMV治疗,减少CMV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Bu/Cy+ATG)预处理方案在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血液肿瘤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间采用亲缘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例SAA患者资料。供者均为母亲,1例HLA3/6位点相合,2例HLA4/6位点相合。预处理方案均为改良Bu/Cy+ATG,具体为白消安0.8m∥kg,每天4次,连用2d;环磷酰胺50mg·kg-1·d-1,连用4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1·d-1,连用4d。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预防排斥反应。结果3例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2例合并Ⅱ-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合并局限型慢性GVHD。3例患者均发生血CMV感染,经抗病毒治疗均得以控制。随访5~25个月,3例患者至今均无病存活。结论初步经验Bu/Cy+ATG预处理方案经改良用于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