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42.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尿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所有25例急性肝炎患者血清、尿液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SIL-2R水平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与肝炎的分型,分期有一定的相关趋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者SIL-2R、ALT水平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P<0.01),且血清ALT水平与SIL-2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O.01)。进一步观察,正常人及各型各期肝炎患者血清与尿液中SIL-2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通过检测尿液SIL-2R水平也可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检测SIL-2R对于进一步了解病毒性肝炎免疫机制,监测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是一个简便、快速及无创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崔建军  孟召林 《临床荟萃》1993,8(13):617-6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典型者诊断多无困难,但表现特殊者易致误诊,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误诊的5例患者报告如下,以期同道引以为戒。 1 以低热、头疼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感冒 患者女,51岁。因头痛,低热4小时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洗澡时突感头昏、眼花,立即卧床,继之头痛,以后枕部为著,程度尚轻,呕吐2次,自认为受凉而服去痛片1片,症状无好转而就诊于我院。查体:T37.3℃,P70次/分,R20次/分,Bp20/14.3KPa,痛苦表情,自动体位,精神疲倦,颈略抵抗,咽无充血,心肺正常,按感冒而予以输液,应用解热止痛剂,止呕、镇静等处理,病情无好转,于入院第4日突然头痛加剧,继之昏迷,颈部强直,腰穿为均匀浓血性脑脊液,诊断为SAH,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效死亡。 分析:该例误诊原因为主观臆断,对病情缺乏仔细、全面的分析,仅根据低热,头痛即草率诊断为感  相似文献   
44.
一、以低热、头痛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感冒1例患者男,51岁,因4小时前洗澡时突感头昏眼花,即卧床,继之头痛,以后枕部为著,程度尚轻,呕吐2次,自认为受凉而服去痛片1片,症状无好转而就诊于我院。查体:T37.3℃,P70次/min,R20次/min,Bp20/14.3kPa。颈略抵抗,咽(-),心肺正常。按感冒即予输液及止呕、镇静等处理,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间差异。结果高压氧组53例重度患者已呈清醒状态,总有效率88.3%(53/60)高于对照组73.3%(44/60),高压氧组GCS评分(14.23±1.41)高于对照组(7.36士1.13),而且平均清醒时间(56.2±8.3)小时,较对照组(224.6±7.5)小时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此方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使患者提前恢复清醒。  相似文献   
46.
基层医院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对55例92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3, 6, 12mo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彩色眼底像, 新生血管未消退者和无灌注区尚存者追加光凝, 随访3~12mo。

结果:全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视力提高和视力不变者23眼(77%),视力下降者7眼(23%); PDR视力提高和视力不变者44眼(71%),视力下降者18眼(29%)。经过一次全视网膜光凝后,3mo复查FFA,新生血管未退、无灌注区未消失者追加光凝,PPDR有效率为29 眼(97%),PDR有效率为50 眼(81%); 13眼(14%)出现玻璃体出血转上级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

结论:基层医院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110人的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血流变学检测指标对比分析, 就二种诊断技术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作一客观评价与探讨. 方法: 将患者分为脑梗塞组40例、冠心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 采用WX-8型微循环显微镜、 LBY-N6型旋转血液粘度计及相应电脑分析软件. 清晨空腹先行甲襞微循环检测, 再采血做血液流变学测定, 并输入微机进行盲法比较与统计学处理. 结果: 脑梗塞与冠心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积分值与血流变学组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甲襞微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诊断符合率均不低于血流变学技术, 且相应指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r值>0.40, 部分指标表现为高度正相关, r>0.70, P<0.05. 结论: 甲襞微循环技术与血流变学检测均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 二者分别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方式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病程演变和病情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预防发病、判断病情程度、评价疗效、推断愈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且二种技术存在互代的可能性; 与血流变学相比, 甲襞微循环技术还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更为简便、费用更为低廉, 更易为患者接受等诸多优点,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当归病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效应。方法:施用不同农药组合,观测其对当归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果:采用1.8%阿维菌素3.6kg·hm。+40%硫酸链霉素3kg·hm。的生物农药组合对当归褐斑病、麻口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并能够明显提高当归产量和特级、一级品出成率。结论:以上生物农药组合可以在当归GAP基地建设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和复发情况,为规范化前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病例给予局部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及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点眼,部分重症患者采用局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mg(0.6mL),1次/d,连用7d,对于伴有明确全身疾病病因者,加用口服激素冲击治疗3d,记录患者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并发症情况,并随访1a,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于3d后症状体征缓解,1wk视力恢复,未发生眼局部严重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6mo内无1例复发,1a内复发患者数为2例,复发率为4%。结论:绝大部分急性前葡萄膜炎单纯进行局部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全身激素治疗仅适用于有明确全身病病因患者且病变处于活动期。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畸形)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枕下正中直切口,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修补术,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结果 24例患者感觉障碍均得到改善,其中16例症状改善明显,8例病情缓解。14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经6个月~3 a的随访,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