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研究降香新黄酮latifolin对垂体后叶素(Pit)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Pit及ISO分别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ISO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ELISA法或比色法检测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或活力、比色法检测心肌中SOD活力及MDA含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组织冰冻切片进行DCFH-DA荧光染色,检测心肌中ROS含量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中Nrf2,Keap1,HO-1及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心电图结果显示,latifolin抑制Pit及ISO引起的ST段变化,抑制Pit引起心率减慢。机制研究结果显示,latifolin降低血清中c Tn I含量和AST及LDH活力;升高心肌中SOD活力,降低心肌中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炎细胞浸润、肌纤维断裂及坏死的程度;减弱心肌DCFH-DA荧光染色的荧光强度;抑制Keap1的蛋白表达,促进Nrf2核转移,促进HO-1及NQO1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降香新黄酮latifolin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是目前临床上高发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其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 LSC)发生免疫逃逸是白血病诱导缓解后复发及进展的主要因素。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临床诊疗具有鲜明的辨证论治优势,基于“以平为期”的诊治目的,中医药辨治白血病强调恢复人体机能的“阴阳和谐”,有助于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符合干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本文从文献研究及中医理论探讨中医药干预LSC免疫逃逸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BSP)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化疗的荷瘤小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BSP改善5-FU引起的机体毒副反应的作用机制。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FU组和5-FU+BSP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皮下接种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造模第2天起开始5-FU化疗和BSP给药。给药期间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腹泻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模型组小鼠瘤重达到约1 g时终止化疗进行取材。通过TUNEL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和髓系祖细胞占比;每组随机选取5个血清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SP抑制小鼠结肠癌效果不明显,但经BSP干预后5-FU化疗引起的腹泻、白细胞减少及体质量下降等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小肠组织中凋亡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髓系祖细胞占比明显升高。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5-FU毒副作用导致小鼠血清中29种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质量、移植瘤质量及体积、脏器指数、血常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MDSCs、CD8+T细胞比例,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MDSC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CD8+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细胞因子颗粒酶B(GZMB)、穿孔素1(PRF1)、干扰素-γ(IFN-γ) mRNA的表达。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骨髓(BM)细胞、MDSCs细胞存活率,确定23-HBA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40 ng/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40 ng/mL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BM向MDSCs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3-HBA(0、10.5、21、42μmoL/L)干预4 d,流式细胞术检测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泽漆水提物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蛋白JNK、p38、ERK1/2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 d,取血制备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采用RAW264.7细胞进行细胞实验,用含药血清预给药1 h后,加入LPS刺激细胞,共孵育18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中有效成分抑制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协同对肿瘤糖酵解机制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以MTT法检测白头翁皂苷中白头翁皂苷A3(A3)、白头翁皂苷D(PSD)、白头翁皂苷B4(B4)、常春藤碱C(HC)、常春藤碱D(HD)、常春藤皂苷元(HY)、白头翁皂苷R13(R13)和白头翁皂苷PSA(PSA)的抗肿瘤活性;通过Calcusyn 3.0软件将筛选出的白头翁有效成分进行配伍及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检测法和Elisa法检测糖酵解相关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葡萄糖)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乳酸脱氢酶(LDHA)、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和己糖激酶(HK)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糖酵解相关41个成员基因和关键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Ras、GLUT1、单羧酸转运体4(MCT4)的表达。结果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中以PSD、R13、PSA抑瘤活性最强,其对NCI-H460细胞IC50分别为5.2、4.6、7.9μg/m L;运用Calcusyn 3.0软件确定了白头翁皂苷中3个有效单体成分配伍比例及判定了配伍后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生化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头翁单体组及联合组的丙酮酸、乳酸、葡萄糖、HK、PKM2、LDH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GLUT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各单体组相比,其联合组的丙酮酸、乳酸、葡萄糖、HK、PKM2、LDHA含量均明显的降低,GLUT1含量明显升高(P0.05);q RT-PCR结果显示,单体联合组在网络图中节点最多,其作用靶点多于各个单体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头翁单体联合组可显著性降低细胞ERK1/2、Ras、GLUT1、MCT4蛋白表达(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有效成分联用对NCI-H460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糖酵解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白头翁皂苷B_4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25%的苯酚胶浆制备子宫内膜炎模型,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参凝胶组(0. 005 g·kg~(-1)),白头翁皂苷B_4凝胶低、中、高剂量组(0. 005,0. 01,0. 02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每2 d向其阴道内注入25%苯酚胶浆,造模持续30 d。造模后当天开始给药,白头翁皂苷B_4凝胶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直肠给药,苦参凝胶组每日阴道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以同样的方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取各组大鼠子宫及其附件,进行大鼠子宫形态、子宫指数分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蛋白130(gp130),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IL-6和STAT3蛋白的表达;细胞实验,以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制备体外炎症模型,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IL-6,gp130和STAT3 mRNA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宫腔黏连不全,子宫内膜出现水肿及充血病变;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_4凝胶高剂量组和苦参凝胶组大鼠子宫宫腔无黏连现象,子宫组织较为完整,子宫病理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升高(P0. 05),子宫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 05),子宫组织中IL-6,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_4凝胶高剂量组中子宫指数明显降低(P0. 05),子宫组织中IL-6,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 05),对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IL-6和gp130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 01),STAT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_4高剂量组中IL-6,gp130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 05)。结论:白头翁皂苷B_4可改善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IL-6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IL-6/STAT3通路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