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2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在活体内的分布规律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HCT-8接种BALB/C裸鼠建立动物模型。体外培养CIK细胞后以同位素32P—adATP和荧光染料CM—DiI标记,经尾静脉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布。同时观察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变化。结果:CIK细胞输入裸鼠体内后,迅速分布至肝、脾、肾、肺、胃、肠等器官,其中肝、脾、肾的分布浓度最高。裸鼠皮下接种结肠癌细胞系HCT-8后,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可以明显抑制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结论:CIK细胞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其体内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它可以用于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2.
远志水煎液中远志酸在胃肠液及血浆中的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药物吸收路径,探讨远志水煎液中远志酸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远志在体灌胃给予大鼠后,直接收集胃液、肠液以及肝门静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给药时间点大鼠胃、肠液及血浆中远志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远志酸呈现出经胃→肠→血浆渐进性的分布、吸收时间规律,各部位远志酸的含量不同。灌胃给予大鼠远志药液后,胃液中立即测得远志酸,于给药30min达高峰,并于此时迅速进入小肠,且含量逐渐增高,于120min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少,从60min开始各个时间点含量均高于胃液和血浆;给药后120min、150min于血浆中测得远志酸,其在血液中的持续短,180min衰减。结论:远志水煎液所含皂苷及其苷元等物质进入胃肠直接抑制胃肠动力,又使远志酸等苷元物质排除减缓在肠液中的滞留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加重胃肠动力抑制;不排除远志酸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抑制胃肠神经受体、递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PRL)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31例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男女比例1:2,诊断年龄(16.9±2.7)岁,发病年龄(15.0±2.7)岁.女性患者以月经异常,男性以头痛和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81%为大腺瘤,血PRL水平与腺瘤长径正相关(r=0.5252,p=0.0145).29%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和64%的药物治疗患者随访2-18个月,PRL水平正常.结论 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与成人相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大多数为垂体大肿瘤,多于青春发育后起病,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85.
β-连环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9例胃癌组织中β-cat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组119例胃癌中,β-cat的异常表达率为76.5%(91/119),正常表达率为23.5%(28/119),异常表达表现为β-cat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减少和/或在细胞浆/核中的表达增强.β-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胃癌的TNM分期和预后明显相关,而β-cat表述与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多数胃癌存在β-cat异常表达,检测β-ca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12月就诊的直肠癌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每日2次,每周5天,连用5周,并接受盆腔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隔日一次,连用30次。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1.1%和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NK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治疗组的CD3+、CD4+细胞增加;治疗后2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可以增加疗效,增强免疫应答,减轻骨髓抑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常规染色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常规染色提示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T1-3N0M0),将常规检查阴性的淋巴结用CK19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1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50个月,所切除淋巴结的中位数为8个,总的5年生存率为53.7%,其中通过免疫组化发现的微转移检出率为32.3%(10/31).淋巴结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30%,低于无微转移患者的66.5%,P=0.036.结论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易行的方法,且微转移的检测有助于明确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9.
尿素包装工人长期处于低浓度尿素粉尘环境中工作,尿素对呼吸道的损害已有报道,本次着重对尿素包装工人进行 X 线胸片的观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观察组为某化肥厂包装工100人,其中男性98人,平均年龄34.14 相似文献
90.
普罗布考对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管壁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观察普罗布考对血管内膜增生及管壁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New
Yorkshire良种猪19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 1头,普罗布考组8头,均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喂饲6周,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后处死动物.普罗布考组于术前4周给予普罗布考1g,bid
,至实验结束.常规病理制片,观察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myc
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对照组损伤动脉内膜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增生,呈偏心性增厚
,普罗布考组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减低.对照组c-myc mRNA相对表达强度为(2.73±0.51)
,明显高于正常动脉[(0.82±0.09),P<0.05],普罗布考组c-myc mRNA相对表达强度为(1.44±0.25),较对照组减弱(P<0.05),但仍高于正常动脉(P<0.05).结论普罗布考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c-myc表达和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