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1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53篇 |
基础医学 | 227篇 |
口腔科学 | 71篇 |
临床医学 | 647篇 |
内科学 | 336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89篇 |
特种医学 | 1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80篇 |
综合类 | 1432篇 |
预防医学 | 541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496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548篇 |
肿瘤学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244篇 |
2009年 | 265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230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 vagiral candidiasis 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本病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全身用药,通常采取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等,经体内吸收后,使阴道粘膜及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使药物与致病菌互相充分接触,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达克宁栓剂、凯妮汀、制霉菌素等. 本文选用了两种临床上常用的咪唑类外用抗真菌药物,即达克宁栓1 200 mg(硝酸咪康唑栓)和凯妮汀(克霉唑阴道片)进行对比,观察1日疗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整合分析原发灶切除(primary tumor resection,PTR)对比单独化学药物治疗(chemotherapy alone,CTA)对转移灶不可切除无症状Ⅳ期结直肠癌患者(asymptomatic stageⅣ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synchronous metastasis,ACRCUSR)远期生存获益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CNKI、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PTR对比CTA治疗ACRCUSR的前瞻性或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和1~5年总生存率。运用Stata 12.0及RevMan 5.3进行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HR)的整合分析;运用试验序贯分析软件(TSA v0.9)分析5年总生存率结局的可靠性并计算达到稳定结果所需的样本量。结果 共纳入35篇研究共258 478例ACRCUSR,整合分析结果显示,采用PTR治疗的总生存时间优于CTA...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观察右归丸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右归丸治疗DED的作用机制。方法:成熟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阿扑吗啡(APO)试验观察大鼠勃起功能情况并筛选DED模型。将DED大鼠分成模型组(10只)、右归丸组(10只),并设雄性SD大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给药8周后,阿扑吗啡试验观察大鼠的勃起状况;取大鼠尾静脉血测定葡萄糖值水平;取大鼠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测定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TUNEL染色测定海绵体组织内皮细胞的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水平升高,勃起功能下降,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凋亡增加;(2)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总勃起次数增加,勃起潜伏时间减少,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Px活力以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
11C-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 micro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及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模型组(
n=48)和对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的关系以及双向性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11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5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量表及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干扰家庭、共情疲劳呈负相关(r=-0.211、-0.245, 均P<0.01), 工作干扰家庭与共情疲劳、家庭干扰工作呈正相关(r=0.383、0.274, 均P<0.01), 家庭干扰工作与共情疲劳呈正相关(r=0.249, P<0.01);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家庭干扰工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40, 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双向性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共情疲劳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P<0.05), 中介效应为-0.082, 占总效应的21.6%。结论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能够直接或通过工作-家庭冲突间接影响共情疲劳水平, 护理管理者可通过...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习惯及其表面带菌现状,分析影响手机带菌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9月—2019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医院随机抽取379名医务人员及其携带的379部手机(均使用1周以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询问医务人员手机使用习惯,对手机表面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304份手机表面样本检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带菌率为80.2%(304/379),共检出16种250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6株(82.4%),革兰阴性菌44株(17.6%)。30.3%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使用一次性手机套,接触病人后使用手机前洗手消毒的医务人员占40.9%,使用手机后洗手的医务人员占21.4%。29.8%的医务人员对手机定期清洁消毒,清洁方式主要为75%乙醇、湿巾/纸巾擦拭。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医务人员手机带菌率高于女性医务人员,对手机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中使用一次性薄膜袋或手袋医务人员手机带菌率低于未定期消毒、未使用一次性薄膜袋或手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机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BSSX)法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BSSX高、中、低剂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连续4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50 mg·kg~(-1))1次,制备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造模完成次日,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μg·kg~(-1)),BSSX高、中、低剂组分别按16 g·kg~(-1)、8 g·kg~(-1)、4 g·kg~(-1)给予左归丸联合当归补血丸,均每日1次,连续9d。造模前后记录小鼠体重,并观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以评价造模成功与否。用药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骨髓细胞中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体重、外周血WBC、RBC、HGB、PLT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造模后注射CTX的小鼠体重、WBC、RBC、HGB明显低于正常小鼠(均P0.01),提示模型复制成功。用药干预9d后,模型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中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GM-CSF、E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BSSX高剂组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1、P0.05);在上调GM-CSF、EPO、TPO mRNA表达方面,BSSX高剂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与上调骨髓细胞造血生长因子GM-CSF、EPO、TPO mRNA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索BD Influx流式细胞仪分选细胞亚群的调试参数和最佳设定条件。方法:使用两种质控试剂Rainbow Beads和Accudrop Beads作为实验材料,对BD Influx流式细胞仪的针孔、液流、荧光通道、前向角散射光信号、液滴频率、振幅和液滴延迟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使用型号为100μm的喷嘴,在液流聚焦清楚、液柱打入废液收集管的正中央、荧光光斑进入针孔中央且最亮、前向角散射(FSC)光光斑进入针孔中央且最亮、断点最高、液流分叉呈稳定的亮点、振幅为5.20&#177;1.00以及液滴延迟为35.20&#177;2.00等最佳设定条件下,其细胞样本分选纯度可达99%,工作效率可达95%。结论:流式细胞仪分选参数条件的设定,可为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细胞提供快速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256例接受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诊治的25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水平低于对照组,蛋白激酶D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较术前升高,蛋白激酶D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联合蛋白激酶D1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6.33%。在25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2例;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蛋白激酶D1水平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联合蛋白激酶D1预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