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产妇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产妇高龄、职业为农民、不良妊娠史、早孕期异常、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29、13.512、10.134、4.465、11.586、31.562,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职业为农民( OR=2.298,95%CI:1.202~4.396)、不良妊娠史(OR=1.612,95%CI:1.150~2.260)、早孕期异常(OR=1.897,95%CI:1.142~3.152)、胎位不正(OR=3.067,95%CI:1.536~6.126)、妊娠合并症(OR=2.539,95%CI:1.764~3.656)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鼓励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加强围孕期健康教育,孕妇应定期产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摘要: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维生素E 补充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OVID,Healthstar,Cochranedatabase,GoogleScholar等数据库,查找1980-2014年 有关维生素E 补充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并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指标 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总死亡,效应指标为反映死亡发生风险的相对危险度(犚犚,95%犆犐)。采用Rev Man5.1 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全部文献均应用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研究,除2篇质量较低之外,其余 文献质量都较高。11 篇研究显示了维生素E 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无影响犚犚=1.00,95%犆犐(0.95~ 1.06);11篇研究显示了维生素E 对总死亡无影响犚犚=1.02,95%犆犐(0.99~1.0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随访时间、有无其他干预措施、维生素E 的剂量以及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均对此研究结论无显著 影响。结论 人群补充维生素E 未发现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总死亡的风险。 关键词:维生素E;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7 0504 05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生的关系,为先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心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章,对连续性增长和高浓度对比低浓度的污染物与先心病亚型的关系效应值分别进行合并。使用Stata 12.0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CO暴露增加法洛四联症的发生风险(高浓度对比低浓度OR=1.22,95%CI:1.03~1.44));NO2暴露增加主动脉缩窄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 OR=1.01,95%CI:1.01~1.20);O3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 OR=1.14,95%CI:1.03~1.26);PM10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μg/m3 OR=1.10,95%CI:1.03~1.19)。此外,还发现CO暴露和房间隔缺损的发生,PM10暴露和室间隔缺损的发生存在负相关。结论 孕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CO、O3、NO2、PM10可能会增加先心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介绍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双侧唇裂修复术的应用。方法双侧唇裂患者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其中双侧完全裂15例,不完全裂11例,混合裂3例,均采用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法进行修复。首先采用传统的原长法原则修复唇白。修复唇红时,在两侧唇红设计形成包括黏膜和部分口轮匝肌的矩形瓣,并沿干湿唇交界线水平切开前唇,将两侧矩形瓣向下内旋转至前唇唇红对接缝合。缝合时口轮匝肌肌束的断端尽可能广阔而平整的接合,以恢复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所有患者的创口均Ⅰ期愈合,上唇高度宽度适中,唇珠明显,无口哨畸形。结论该方法修复双侧唇裂,方法简单可靠,去除组织少,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鼻唇外形,口唇功能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约3 cm的切口,离断面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损伤的动物模型。1周后向实验组兔手术术腔部位注入0.1 mL牙髓干细胞悬液(5×106个),正常对照组兔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兔注射等量磷酸盐PBS缓冲液。术后2周观察各组兔行为表现及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兔面神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面神经组织中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阳性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原代幼兔牙髓干细胞,大多数呈成纤维状、长梭形。HE染色后,第3代干细胞的细胞核呈深蓝色、卵圆形,呈梭形着色深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治疗10周后,再生神经纤维较多,呈束状且紧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对面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CNTF表达有关联。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生育史及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探讨妇女生育史对其5岁以下儿童死亡影响的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利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得样本,调查陕西省5个国家Ⅳ类贫困县已婚妇女的生育史及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结果共调查4 732名妇女,平均初育年龄23.65岁,平均产次1.49次,l、2胎生育平均间隔6.96年,2、3胎生育平均间隔3.98年。在被调查妇女的5岁以下儿童中,2007--2010年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32.19%,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70.21%,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71%。、9.55%。、29.67%。。多胎的婴儿死亡率大于单胎(Z2=6.057,P=0.014),不同产次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存在差异(x2=17.469,P<0.001),不同生育间隔婴儿死亡率也存在差异()[2=13.137,P=0.001)。结论陕西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生育状况良好。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比例变化不大,但新生儿死亡数仍占婴儿死亡数的绝大比例,2007--2010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2000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城市。多胎、生育产次多及生育间隔短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腭部腺泡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泡细胞癌亦称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腮腺。发生于腭部者罕见。现将笔者收治的一例腭部腺泡细胞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高龄备孕妇女的相关环境因素,以及本地区妇女叶酸利用能力多态性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至10月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围产保健的备孕妇女2 453人,根据年龄分为研究组(年龄≥35岁,n=1 109)及对照组(年龄<35岁,n=1 344),向两组妇女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环境相关因素,分析两组妇女相关生活环境因素。同时采集研究对象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用Taqman-MGB探针检测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位点,判断叶酸利用能力。结果①所有研究对象中,MRHFR基因型CC、CT、TT型分别为721例、657例及1 075例,分别占29.39%、26.78%和43.83%,本地区备孕妇女叶酸利用能力较低,需要针对性补充叶酸;②相关环境因素分析中,主动补充叶酸(或复合维生素)方面比较:研究组主动补充者1 097例(98.91%),对照组主动补充者1 241例(92.34%),两组主动补充叶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0.05)。吸烟环境暴露比较:研究组吸烟环境暴露203例(18.31%),对照组吸烟环境暴露308例(22.92%),两组吸烟环境暴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P<0.05);毒物药物接触、家族出生缺陷史、近半年家庭装修史、食用蔬菜水果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该地区备孕人群,应个体化针对性地补充叶酸,进行合理的孕前及孕期指导,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开发和验证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的列线图,以预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累积活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第1次行IVF助孕的4804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条件的70% 患者随机分配至建模组,其余30% 被分配到验证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