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病人,男性,61岁,身高170 em,体重61 kg.初步诊断为胆囊结石,于2020年1月4日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拟于2020年1月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平日体健,无慢性基础疾病,否认过敏史.曾于2018年全麻下行肠梗阻手术,自诉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前心电图、胸片、实验室检查等结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30只,通过基线行为学测试剔除异常行为学指标的大鼠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丰富环境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建立抑郁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丰富环境组在应激21天后给予丰富环境干预。干预21天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BDNF、TrkB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率下降,旷场内运动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及停留时间降低,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海马CA1区BDNF、TrkB表达下降(P<0.05),提示抑郁模型建立。与模型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大鼠糖水偏爱率升高,游泳不动时间下降(P<0.01),旷场内运动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及停留时间(P<0.05)均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固缩破碎明显改善,BDNF、TrkB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够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区BDNF、Trk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实验大鼠坐骨神经的固有频率,观察不同状态下神经固有频率的变化,为神经再生修复研究中康复治疗仪器的频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I 7 d组、SNI 28 d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不予干预,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于造模后第7天通过振动平台对正常组、正常组的离体神经(即离体组)、SNI 7 d组,以及造模后第28天对SNI 28 d组大鼠施加振动频率源,在振动响应检测模块测得的数据基础上,根据频率特性曲线确定大鼠坐骨神经固有频率。结果:正常组、离体组、SNI 7 d组、SNI 28 d组大鼠坐骨神经频率特异性曲线均显示单一峰值;组间固有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正常组与离体组、SNI 7 d组、SNI 28 d组比较,SNI 7 d组与SNI 28 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频率检测值总体均数为9.635 Hz。结论:实验大鼠坐骨神经固有频率约为9.635 Hz,且固有频率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其所处状态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立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瘀血"为患,且"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毒热灼伤营血挟瘀致血热妄行,气不摄血、瘀血阻络乃其主要病机。王师强调治疗本病首要目标是防止出血和避免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而不应过分执着于血小板数值的增减。临证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确血瘀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键致病因素,治疗上宜益气养血、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并在此基础上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气血阴阳同调,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5.
王立忠教授认为特发性水肿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十分密切,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肝郁气滞,血不利而为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即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脾虚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滥。湿盛则阳微,湿邪阻遏阳气,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蒸腾气化失职,致使水湿泛滥肌肤、旁走四肢,阻滞气机,而成水肿脾肾阳虚证候。治疗常采用健脾益气、补肾温阳、化湿利水,疏肝解郁之法,以标本兼治。方剂选用济生肾气丸为主,加黄芪、党参、防己、茯苓皮、生白芍、赤小豆、冬瓜皮、陈皮、砂仁、生薏苡仁、炙甘草、大枣等药,有合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四妙散之意,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抑郁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在抑郁发生中占重要比例,可对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产生双面影响。丰富环境是提供运动、感觉与社会交流等良性刺激的一种特殊干预手段,能够改善异常的躯体与精神症状,对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关于丰富环境改善抑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斑蝥黄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股骨的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行假手术,其余5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 w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E_2)、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及子宫湿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斑蝥黄质高(20 mg/kg)、中(15 mg/kg)、低剂量(10 mg/kg)组和尼尔雌醇组(1.05 mg/kg)能缓解因去势后造成的雌鼠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E_2及子宫指数的下降(P<0.05),同时可以抑制血清ALP水平的升高(P<0.05).结论 斑蝥黄质可以改善骨质量,抑制雌性大鼠去卵巢OP的发生,可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推拿振法与局部机械振动疗法作为当前临床上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其相关参数的设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文章围绕两种局部机械振动疗法作用于机体时参数的选择问题,在频率、振幅、时间等方面进行整理,并从二者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生物体各组织、器官自身的物理特性(固有频率)为基点,探讨两种局部机械振动疗法作用于机体的...  相似文献   
19.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ASD)的一个亚型,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对其定义为一种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对急性应激性精神病的临床个案报告较少,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通督塑神”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理论内涵,结合德尔菲调研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优化推拿干预PSD的诊疗方案,制定适用于PSD的优效推拿操作模式。方法选择我国不同省市具有丰富神志病推拿干预经验的专家参与两轮问卷。统计分析两轮问卷的专家基本情况、积极程度、协调系数、权威系数指标后进行条目筛选。结果两轮德尔菲调研分别选择了34、37名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和94.47%;两轮问卷平均专家权威系数为0.65和0.74;两轮问卷专家协调程度较为一致,肯德尔系数W均>0.4。结论经过德尔菲两轮专家调研,筛选并标定了具体手法、功法条目及治疗频率,形成了专家权威度较高、共识度较好的“通督塑神”推拿干预PSD优化版诊疗方案,临床可推广应用于PSD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