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对于其是否来自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恶变尚有争论。本文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诊断与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综述。该肿瘤对放射线照射敏感,因此正确的病理诊断在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碎石术辅助自拟排石方对合并膀胱结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72例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并按病历尾号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35例)和非辅助治疗组(37例)。非辅助治疗组于碎石术后膀胱持续冲洗1周,口服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片1周;辅助治疗组在碎石术术前2d开始服用自拟排石方,共2周。检测和评价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Qmax)、残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 RU)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比较2组尿常规恢复正常和尿管留置时间。半年后随访尿瘘、尿失禁和膀胱结石复发。结果治疗后,辅助治疗组IPSS评分[(12.9±4.5)分比(15.7±3.9)分;t=2.826,P=0.006]和RU[(47.3±9.2)ml比(58.4±11.3)ml;t=4.556,P<0.001]显著低于非辅助治疗组,Qmax显著高于非辅助治疗组[(30.4±4.7)ml/s比(21.4±3.9)ml/s;t=8.862,P<0.001]。辅助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5.7±2.1)d比(8.1±2.2)d;t=4.730,P<0.001]和尿常规恢复时间[(6.9±2.3)d 比(10.2±3.1)d;t=5.106,P<0.001]均较非辅助治疗组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显示辅助治疗组尿失禁发生率[2.9%(1/35)比18.9%(7/37);χ2=4.698,P=0.030]和结石复发率[5.7%(2/35)比24.3%(9/37);χ2=4.813, P=0.028]均显著低于非辅助治疗组。辅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辅助治疗组[62.9%(22/35)比29.7%(11/37);χ2=6.672,P=0.011]。结论碎石术辅助自拟排石方治疗可降低合并膀胱结石的BPH患者IPSS评分和RU,提高Qmax,减少尿失禁和膀胱结石复发,改善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玄麦甘桔袋泡剂和玄麦甘桔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和棉球肉芽肿及酚红排泌模型.结果玄麦甘桔袋泡剂7.5g  相似文献   
74.
尹航 《健康之路》2006,(6):46-47
近年来,心脑血管类疾病开始垂青中青年人群,甚至以猝死、过劳死等突发的形式出现,悲剧能避免吗?繁忙的都市人群又该如何面对人生、把握人生航行的巨轮?中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洪昭光教授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心态是健康人生的方向盘,而人生的航行,方向就把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75.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脑外科常见疾病,颅骨钻孔闭式冲洗引流术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02~2008手术治疗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白细胞介素10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10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细胞信号机制 ,采用3 H -TdR掺入的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3 2 P ATP掺入检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活性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及免疫沉淀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白细胞介素 10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同时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和粘着斑激酶信号的激活 (P <0 .0 5或P <0 .0 1)。因此白细胞介素 10可能通过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和粘着斑激酶等增殖相关信号的激活而抑制其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7.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面临从体外实验过渡到体内成骨时如何快速血管化的问题,尽早建立血运才能保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优势.在体外短时间内能大量扩增且纯度较高的细胞,才能成为组织工程化骨再血管化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表型研究,拟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4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为CO2培养箱,M199,胎牛血清,Ⅳ型胶原酶,40 g/L多聚甲醛,20 g/L戊二醛,ECGF,鼠抗人第八因子单克隆抗体(抗FⅧ-RAg),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1 420,WALLAC BLCTOR2),离心机,倒置显微镜,免疫荧光显微镜等.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法的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以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活性及表型.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1代.此外,免疫组化显示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电镜下观察到Weibel-Palade小体,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出CD31,CD34表达阳性,而CD44阴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培养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且后者表达CD31,CD34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腰椎麻醉在老年单侧下肢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88 例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轻比重布比卡因 0.033 mg·cm-1,B组0.05 mg·cm-1,C组 0.08 mg·cm-1,比较手术指标,于术前(T1)、麻醉用药 5 min(T2)、15 min(T3),采用监护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同时评估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阻滞效果、术中低血压.结果:A 组、B 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率低于 C 组(P<0.05);C 组 HR、MAP 波动最大,A 组最小(P<0.05);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麻醉起效时间:A组>B组>C组(P<0.05);A组、B组阻滞持续时间短于C组(P<0.05),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0.033mg/cm轻比重布比卡因腰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0.08 mg/cm大剂量麻醉起效更快,阻滞持续更久.  相似文献   
79.
骨骼系统的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颅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自1990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EG)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2~16岁,平均9.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3个月。SEG发生于额骨5例,顶骨2例均为单发性,额骨及颞骨1例为多发  相似文献   
80.
儿童疫苗发展中心(The Children’s Vaccine Ini-tiative,CVI)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发展规划处、洛克非勒基金会、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五大机构提供赞助,并在其工作中与其它公共机构及私人公司协作,通过国际间协作研究培育和改进疫苗,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