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4.
宫颈鳞癌中HPV、P53、c-erbB-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16、P53、c-erbB-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0例慢性宫颈炎标本、46例宫颈鳞癌标本中HPV16、P53、c—erbB-2的表达状况。[结果]在宫颈癌组中HPV16的阳性表达率为52.17%,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的10%(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52%,高于慢性宫颈炎(P<0.01)。c—erbB-2阳性表达率为67.39%,高于慢性宫颈炎15%(P<0.01)。HPV与P53共同阳性15例(32.61%)。P53、c-erbB-2同时阳性17例(36.95%)。HPV16、P53、c-erbB-2共同阳性11例(23.91%)。[结论]HPV16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HPV16可能通过引起P53基因突变,促进细胞的转化和增殖,导致肿瘤发生。HPV16、P53、c—erbB-2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首选的金标准术式[1] 。 1992 1999年 ,我院行LC 60 0 0例 ,发生严重并发症 37例 (约占 0 6%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7例中 ,男 7例 ,女 30例 ;年龄34 72岁 ,平均 58 8岁。均为胆囊结石。急性炎症 9例 (化脓、灶性坏死 4例 ) ,慢性炎症 2 8例 (属小胆囊19例 ,其中胆囊瓷性变 3例 )。病史 34 0年 ,有长期反复发作史 32例。1 2 并发症种类与相关因素 胆总管损伤 9例中 ,因Calot三角“冻结” ,三管关系分辨不清 7例 ,术者盲目操作损伤 2例。术后胆漏 12例中 ,因肝创…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1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以下简称智齿)引发同侧三叉神经痛第三支(TN)。18例拔除病齿后治愈;23例拔牙未止痛者,3例合并同侧颅内桥小脑角囊性占位,由脑外科治疗,16例采用注射疗法,4例服药,均获得缓解。作者认为,尽早确诊拔除病齿,才能早期治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尿激酶局部注射治疗经皮肾镜术后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价值。方法:经皮肾镜术后形成肾包膜下巨大血肿16例,出血停止1~3周后,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积血后,每间隔2~3d,通过引流管分别向血肿内注射3万U的尿激酶并保留24h,然后充分引流。结果: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陈旧性积血后,间断注射尿激酶溶解血块,30~35天后复查CT显示血肿明显减小,仅为治疗前的1/19~1/56。16例患者经1~2年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结论:对经皮肾镜术后肾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同时应用尿激酶局部注射溶解血凝块,可有效溶解引流。肾包膜陈旧性出血和血凝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