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膝关节过伸暴力导致的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2004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我们根据其X线表现分析其受伤机制,将其分为过伸损伤类和非过伸损伤类胫骨平台骨折。其中过伸损伤类胫骨平台骨折共18例,均给予胫骨结节及胫骨远端双向牵扯引治疗。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年零8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根据Rasmussen提出的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例,良14例,中2例,差0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根据其骨折X线表现,详细分析其受伤机制,明确诊断,对发生过伸损伤类胫骨平台骨折者,一般不需要经皮撬拔复位或手术治疗,仅行胫骨结节及胫骨远端双向牵扯引,即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2.
股骨多段骨折多由于巨大暴力引起 ,其伤势重 ,伤情复杂 ,治疗较为困难。自 1998年以来 ,作者采用带锁 Grosse-Kempf(G- K)髓内钉治疗该类损伤 2 1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年龄 16~ 49岁 ,平均 32岁。其中车祸致伤 13例 ,高处坠落致伤 4例 ,重物砸伤 2例 ,打斗致伤 2例。 3段骨折 18例 ,4段骨折 3例。新鲜骨折 19例 ,陈旧性骨折 2例 (为 AO钢板内固定后失败 )。2 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 G- K带锁髓内针治疗。术前拍摄双侧股骨全长 X线片 ,以免遗漏近或远端骨折 ,并依据健侧选出直径及长度合适的…  相似文献   
23.
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要求的22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通经活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萘丁美酮胶囊,治疗28 d后按照自拟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8.992,P=0.000).②安全性.在治疗期间实验组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照组1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7.597,P=0.000).结论:通经活利汤能明显减轻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膝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萘丁美酮胶囊,而且不良反应也较非甾体类抗炎药少.  相似文献   
24.
髌骨骨-软骨骨折因骨折块较小,X线片不易显示,容易漏诊。其骨折块于关节腔内形成游离体,若不及时处理对膝关节危害较大。我们2000年5月~2004年6月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55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5.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102人(120膝)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8人(24膝),女84人(96膝);年龄35~65岁(平均52.32岁).[结果]随访91例,随访时间10年2个月~21年9个月(平均15年1个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1、2、5、10、15年的优良率分别为:98%、98%、98%、96%、78%、57%.[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超过15年后疗效明显降低.此手术能为日后可能需要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26.
27.
背景:后脱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中发生率仅次于假体松动,严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尚存争议。 目的:探讨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在尸体骨上测量全髋关节置换后影响髋关节后向不稳定的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前倾角在计算机导航引导下安装在0°-20°,其中每个间隔为5°。分别应用直径为28,32,36 mm的股骨头进行实验,观察髋关节屈曲90°内收0°以及屈曲90°内收30°时引起脱位的内旋角度。 结果与结论:当髋臼臼杯前倾角从0°增加到15°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P < 0.05)。当髋臼臼杯前倾角度从15°增加到20°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髋关节屈曲90°内收0°时,当髋臼臼杯前倾由15°增加到20°,股骨头直径36 mm组相对于28 mm和32 mm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 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组与28 mm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 < 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当髋关节屈曲90°内收30°,股骨头直径36 mm组相对于28 mm和32 mm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 < 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组与28 mm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 < 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结果提示髋臼前倾角的增加可减少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但是当髋臼前倾角不是很好选择时,应用大直径的股骨头可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2~53岁,中位数38岁;左侧10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Ⅴ型1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5 min,中位数73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 L,中位数260 m L。术后即行X线检查,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好12例、中等5例、差1例。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中位数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7周,中位数11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45°,中位数115°;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2~96分,中位数91分。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清创再缝合后切口愈合;并发腓深神经损伤2例,经口服甲钴胺片及抬高膝关节等处理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趾背伸肌力下降(4级)1例。结论: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良好、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9.
背景:后脱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中发生率仅次于假体松动,严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尸体骨上测量全髋关节置换后影响髋关节后向不稳定的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前倾角在计算机导航引导下安装在0°-20°,其中每个间隔为5°。分别应用直径为28,32,36 mm的股骨头进行实验,观察髋关节屈曲90°内收0°以及屈曲90°内收30°时引起脱位的内旋角度。结果与结论:当髋臼臼杯前倾角从0°增加到15°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P <0.05)。当髋臼臼杯前倾角度从15°增加到20°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髋关节屈曲90°内收0°时,当髋臼臼杯前倾由15°增加到20°,股骨头直径36 mm组相对于28 mm和32 mm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 <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组与28 mm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当髋关节屈曲90°内收30°,股骨头直径36 mm组相对于28 mm和32 mm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组与28 mm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结果提示髋臼前倾角的增加可减少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但是当髋臼前倾角不是很好选择时,应用大直径的股骨头可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术后抗凝并活血补气中药内服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服用健脾活血补气类中药结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利伐沙班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分析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和显性失血量,对比分析2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0 d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及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和术后10 d,观察组的AP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时观察组PT值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时观察组PT值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术后10 d,观察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失血总量和显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肢疼痛、Homans征阳性、股三角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其中对照组发生3例,观察组发生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抗凝并活血补气中药内服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形成,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