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19篇
综合类   1052篇
预防医学   386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471篇
  6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HIE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185例HIE患儿,动态追踪随访18个月,用Gesell发育量表调查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无临床症状、Gesell评分≥80分者为正常组(139例) 死亡、脑瘫、癫痫、Gesell评分<80分者为预后不良组(46例).采集性别、胎龄、出生时Apgar评分等临床资料,层组间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卡方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暴露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胎龄、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分娩方式、1周时临床分度、1周时影像学分度、合并颅内出血、颅内高压、系统训练干预方面的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变量是10分钟Apgar评分(OR=0.125,95%CI:0.047-0.331,P=0.000)、1周时影像学分度(OR=3.714,95%CI:2.125-6.490,P=0.000)和系统训练干预(OR=0.570,95%CI:0.375-0.866,P=0.008).模型判断预后的敏感性69.6%,特异性87.8%,Kappa=0.561,P=0.070.结论 1周时影像学分度和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是评估预后的独立指标,早期系统训练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识别甘草的质量。方法:以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进行流动相梯度洗脱,梯度波长采集法,柱温为室温,流量0.6mL·min-1;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色谱峰分离效果良好,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铵、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次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的样品排序结果与传统评价基本相符合。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同时测定黄酮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甘草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米氮平对吉西他滨治疗的胰腺癌移植瘤裸鼠进食量、体重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24只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术后第1、4、7、10天腹腔注射吉西他滨100 mg/kg体重)和联用组(吉西他滨组+米氮平10 mg·kg~(-1)·d~(-1)灌胃,持续21曲,每组8只.术后21 d处死裸鼠,比较3组动物体重、进食量、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吉西他滨组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生长作用,但存在显著的胃纳减少和体重降低等不良反应.术后第21天,联用组和吉西他滨组胰腺癌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69.13%和71.60%(P>0.05);联用组进食量(3.12±0.11)g、体重(14.68±0.42)g,稍高于吉西他滨组的(2.96±0.14)g和(14.38±0.61)g(P值均>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5±0.13)g和(17.46±0.52)g(P值均<0.05).结论 吉西他滨化疗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癌作用,米氮平虽无显著增效作用,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剂量吉西他滨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板蓝根中3种核苷成分的多波长HPLC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板蓝根药材中3种核苷的方法,比较各地板蓝根的质量。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不同波长下检测,柱温为室温,体积流量0.6 mL/min。结果鸟苷线性方程y=7×10-6x-0.003 3,r=0.999 5,线性范围为4.556~56.95μg/mL;尿苷线性方程y=1×10-6x+0.032 6,r=0.999 9,线性范围为5.58~73.51μg/mL;腺苷线性方程y=5×10-7x+0.022 1,r=1,线性范围为5.75~71.34μg/mL;含鸟苷量在0.005%~0.194%,含尿苷量在0.035%~0.082%,含腺苷量在0.009%~0.08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板蓝根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期提高大黄酸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大黄酸混悬液为对照组,进行大鼠口服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结果 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34.37±3.61)nm,Zeta电位为(-18.41±0.07) 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37±1.52)%和(1.32±0.0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大黄酸混悬液和纳米粒后,ρmax分别为(5.788±0.15)和(11.607±0.56)mg·L-1,tmax分别为(0.193±0.01)和(1.102±0.13)h, AUC0→t分别为(8.077±2.98)和(34.583±3.93)mg·h·L-1,t1/2β分别为(3.319±0.23)和(21.721±6.13)h。结论 聚乳酸纳米粒可显著改善大黄酸的药动学行为,有效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64排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脉CT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心病(Coronary art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组及非CHD组。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结果】CHD组颈动脉硬化斑块较非CHD组明显增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在CHD组与非CH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可作为监测和评估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为加强武警医院(总部,总队,机动师医院)应对生物恐怖应急处置准备,有效预防与控制生物恐怖的危害,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求,应急处置中迅速评估,自救与互救,现场急救治疗原则,现将武警医院科学合理地制定生物恐怖应急处置预案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肾移植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眼部疾病的影响,对我院的159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眼部疾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59例患者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选标准为:肾移植术后时间≥6个月,有完整的术前、术后眼部状况资料,血肌酐水平≤115μmol/L.159例中,男性108例,女性51例,年龄(40.3±8.7)岁(17~68岁),肾移植术后时间(3.8±2.1)年(0.5~13年),尸体肾移植8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78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中药性味理论,以中医的治则治法及方药配伍为切入点,论述了《内经》"热淫于内,平以咸寒,佐以苦甘"的内涵及后世医家对其内容的补充和发挥,明确了咸寒苦甘法的代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和清营汤;并结合临床,讨论了该段经文在中医络病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