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0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患者,女,53岁,因活动后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加重半月人院。颈部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功能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图1):有心室内实质性圆形团块,并占据大部分右心室腔.内部回声略强,边界清晰,43.6mm×46.8mm.有一蒂连接于室间隔右室面靠心尖处。  相似文献   
72.
不同中医疗法对高血脂及血栓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自拟中医补气活血通络、行气利水通络两种治法,在实验动物家兔体内所造高血脂动脉硬化模型与血栓模型上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药物降血脂都有显著作用,行气利水通络组作用更明显。在对血栓形成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作用上两组也都有明显效果,而补气活血通络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探讨外伤后髋关节骨化性肌炎手术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髋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1,3,6个月髋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手术及早期功能练习等综合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满意。结论髋关节骨化性肌炎手术切除及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资料。共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为41~91岁,平均72.8岁。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髓内固定组和髓外固定组。其中髓内固定组40例,髓外固定组1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术后的Hb、Hct,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51例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1 784.2±209.8)m L,隐性失血量平均为(1 580.0±215.4)m 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百分比为88.6%。髓内固定组的显性失血量(147.6±52.6)m L明显低于髓外固定组(410.5±137.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髓内固定组的隐性失血量为1 631.7±198.6mL,髓外固定组的隐性失血量为(1 391.9±169.2)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髓内固定组的总失血量也低于髓外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相似。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对CT胸部常规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模式下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进行比较,为CT胸部扫描时的条件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CT-DP检测探头和标准CT剂量体模,测量GE Revolution型256排CT胸部常规扫描模式与低剂量扫描模式下的DLP。结果 对胸部低剂量模式,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DLP测量值60.16 mGy·cm;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DLP测量值33.65 mGy·cm。胸部常规扫描模式,DLP测量值276.68 mGy·cm。胸部常规扫描模式DLP值是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的8.22倍,是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的4.60倍。而同为胸部低剂量扫描,根据受检者体型不同,选择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DLP值是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的1.79倍。结论 选择低剂量CT进行胸部扫描能显著降低受检者剂量,对体型瘦小的受检者选择合适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模式也会明显降低所受剂量。  相似文献   
77.
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随访调查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可疑感染者,初步评价HIV一2的几种检测方法。方法从贵州省采集既往经HIV-1/2免疫印迹(WB)试验检测出现HIV-2指示带的16份受检者的全血样品,进行HIV-2抗体和核酸检测。血浆中的抗体用HIV-1/2ELISA初筛一复检,其中阳性样品再分别用HIV-1/2线性免疫试验(LIA)和HIV-2WB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前病毒DNA用HIV-2巢式PCR检测。结果16份血浆样品经HIV-1/2ELISA筛查均为HIV抗体阳性;用HIV-1/2 LIA检测,全部为HIV-1抗体阳性,15份为HIV-2抗体阴性、1份不确定;用HIV-2WB检测,有3份为HIV-2抗体阳性、13份不确定。由于这批样品的采样时间距首次检测至少1年以上,可以排除窗口期感染,上述检测结果不确定的受检者均可判为HIV-2抗体阴性。此外,用巢式PCR检测所有PBMC样品均为HIV一2核酸阴性。结论16例受检者全部为HIV-1而非HIV-2感染,HIV-1/2uA的抗体检测结果与HIV-2核酸检测结果基本相符,而HIV-2WB则产生了大量的不确定甚至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78.
学术背景: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使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且依从性好,但仍存在动脉瘤再通、对于宽颈及较大和巨大动脉瘤不能有效和持续栓塞的问题,近年来开展的脑血管内组织工程为弥补上述不足提供了新思路。目的:介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使用方法。检索策略: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2-01/2007-02相关文献,检索词为"intracranial aneurysm endovascular treatment"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5-01/2007-02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翻阅相关书籍。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新材料的特点及进展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65篇相关文献,29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3篇为综述和述评类文献,其余26篇为基础研究。29篇中9篇介绍新材料的生物学特性,20篇是关于新材料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资料综合:重点介绍了新型颅内血管支架Neuroform支架、3-D微弹簧圈、Tispan技术、Matrix微弹簧圈、非黏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TRUFILL DCS可脱性弹簧圈系统、可膨胀性水凝胶-铂金弹簧圈HES等新材料的发展和改进过程,各种新材料的特性和优缺点,以及新材料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结论: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所用组织工程弹簧圈和组织工程支架,有的处在动物实验或临床前期研究阶段,有的已应用到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工程弹簧圈将逐步取代铂金弹簧圈,以实现动脉瘤良好的长期填塞效果。  相似文献   
79.
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20例(术后8h内均复查CT),将其随机分为定期复查组(术后3d、7d计划性复查CT)69例,对照组(未复查,含非计划性复查)51例。记录术前、术后7d、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临床症状、二次手术、住院天数、住院存活以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术后8h内、3d、7dCT发现明显异常者中,分别有48.8%、76.9%、75.0%的患者伴有临床症状。定期复查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术后7dGCS、伤后6个月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定期复查CT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二乙酰吗啡致大鼠心律失常类型及膜电位变化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二乙酰吗啡剂量递增法,实验组大鼠为Wistar大鼠,二乙酰吗啡使用量从5 mg/kg开始,每日3次,以后每日递增2.5 mg/kg,观察盐酸纳洛酮催瘾后的戒断症状,判断二乙酰吗啡致大鼠成瘾是否成功建立。实验组大鼠成瘾后继续增加二乙酰吗啡使用量,进一步建立实验组大鼠的心律失常模型,直至实验组大鼠死亡,分析大鼠死亡前心律失常的类型;对心律失常大鼠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膜电位变化。结果二乙酰吗啡致大鼠出现各种心电图变化及各种心律失常类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APD90显著缩短(P〈0.05)。结论二乙酰吗啡致大鼠心肌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为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之一,成瘾后的大鼠死亡的心律失常类型为临床治疗及法医学检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