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儿肛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女婴直肠前壁发育薄弱,一旦发生肛周脓肿,脓肿易穿入会阴、前庭、大阴唇和阴道形成肛前瘘^(1,2)。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会引起肛门括约肌、阴唇后联合或会阴体断裂,肛门与外阴融合导致大便失禁。我科2008年4月一2009年12月使用一种新型生物材料——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治疗女性婴幼儿直肠前庭瘘19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引流治疗新生儿蜂窝组织炎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蜂窝组织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组25例患者,经行针刺引流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项观察指标(PCT、hs-CRP、WBC、IL-6)和针刺次数、换药次数、精神状态、饮食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与84.00%,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u=4.3478,P=0.037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CT、hs-CRP、WBC、IL-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以及5 d,观察组的PCT、hs-CRP、WBC、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针刺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换药次数,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精神状态良好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92.00%比72.00%)(χ2=4.5000,P=0.0339)。结论针刺引流治疗新生儿蜂窝组织炎的疗效良好,能明显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后天性肛瘘是小儿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多由于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粪尿不断流入脓腔、脓汁引流不畅影响切口愈合而形成的慢性窦道.大多数在新生儿时期发病[1],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是临床常见病,可以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易发生出血、感染、休克、胃肠道功能损害、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OJ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但关于免疫抑制的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其中内毒素血症可以使免疫抑制.淋巴细胞核的核仁是由位于某些染色体D和G上的核仁组成区(nuclear organizer region,NOR)产生.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的嗜银强度是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及蛋白合成水平的重要标志.r-DNA转录活性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不同类型及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组织缺损,其中巨型脐膨出患儿膨出物切除后的腹壁缺损3例、腹壁神经纤维瘤切除后的腹壁缺损 1例、直肠阴道瘘1例、坏死性筋膜炎致臀部皮下组织及皮肤坏死1例。结果 除1例巨型脐膨出患儿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及婴幼儿不同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镁离子(Mg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31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33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11例,对照组2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NSE,速率法测定LDH,终点比色法测定Mg2+。结果NSE、LDH含量:3组CNSI患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组、结脑组与化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2+含量,化脑组、结脑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化脑组、结脑组与病脑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测定NSE、LDH、Mg2+含量变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7.
背景: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成人低位肛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修补小儿肛瘘的可行性以及方法。 方法:将138例肛瘘患儿随机分为2组,用可吸收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固定在直肠黏膜下,A组双层缝合封闭内口,B组不游离、缝合内口。 结果与结论:随访观察6个月,所有病例肛周无红肿,外观无异常,外口硬结消失,内口愈合良好,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外形改变。两组在修复后均有部分患儿出现瘘口出流便,但未经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痊愈。A组术后瘘口漏便患儿人数较B组多(P < 0.01),出现时间较B组早(P < 0.05),但总体愈合时间无差异。说明手术中仅固定补片于内口,而不游离、缝合内口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患儿末梢血红细胞计数中位数在实验室内仪器间结果比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实验室检测的末梢血红细胞计数结果,应用患者数据质量控制智能监控平台(AI-MA),进行7台血细胞分析仪间低、中、高3个截断浓度中位数相对偏差的比对分析。结果 以低值(2.7~3.4)×1012/L、中值(4.0~5.0)×1012/L、高值(5.1~6.1)×1012/L 3个截断浓度作为比对浓度,以Sysmex xs500iC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器,比对仪器迈瑞BC5310、迈瑞BC5310a、Sysmex XN350、Sysmex xs500i、Sysmex xs500iB连续6个月红细胞计数中位数比对偏差符合要求,Sysmex xs500iA血液分析仪中位数比对偏差出现2次不符合要求。结论 患儿末梢血红细胞计数中位数可用于实验室内仪器间、月间末梢血结果连续比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不同深度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急性蜂窝织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刺引流治疗,根据穿刺深度随机分为1~2 mm组、3~4 mm组及5~6 mm组各25例。比较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4mm组及5~6 mm组治疗后血清WBC、CRP及PCT较1~2 mm组显著降低,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均<0.05),3~4 mm组及5~6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5~6 m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1~2 mm组和3~4 mm组(P均<0.05),1~2 mm组和3~4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最佳穿刺深度为3~4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