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预测西红花在全球的生态适宜区并分析其生态特征。方法:利用西红花124个样本分布点和30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西红花在全球的生态适宜区,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模型评价并分析其生态特征。结果:西红花全球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遍布于欧洲南部、北部及东部,部分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及东南部。模型评估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5和0.967,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结论:最冷季度平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温度变化方差、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暖季度平均降水量和最冷月份最低温是影响西红花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西红花的引种选址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茯苓是担子菌多孔菌科的著名传统中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茯苓的基因组大小并考察了其倍性与基因组的关系。方法:真菌材料的前处理参考文献报道[1],并用DNA特异性染料碘化丙啶进行染色,通过调节离心转速、染色时间等条件对样品进行核分离的优化。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茯苓与内参黑曲霉G0/G1期峰比值计算得出。结果:茯苓的基因组大小测定为55.79±3.03Mb,或相对DNA含量为0.12±0.01pg(1pgDNA=0.965×109bp)。在结果中可以检测出黑曲霉和茯苓的G2/M期峰。结论:本研究探索了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茯苓基因组大小的方法,所得数据可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
鱼腥草注射液的原料药材只有一味鱼腥草,鱼腥草的品质直接影响鱼腥草注射液的质量。鱼腥草野外分布较广,资源丰富,但随着其需求量不断提高,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当前鱼腥草供应以人工种植为主。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关注,影响深远。本文综述了鱼腥草的鉴定、资源分布、品种选育、栽培种植、化学成分分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等方面,以期规范化原料药材的生产,为中医临床用药和企业药品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药材,为鱼腥草注射液完善质量标准和上市后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其他中药注射剂原料药材研究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水分条件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为研究蒙古黄芪品质提升及代谢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胁迫(A1)、重度干旱胁迫(A2)3个不同处理,考察了不同水分胁迫下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商品根长、根鲜重等性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轻度干旱胁迫时,黄芪株高较对照组降低7.60%、但根长提高11.23%,根鲜重提高26.07%,商品根长提高10.40%;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株高、根长、商品根长、根鲜重较对照组均降低,分别为13.67%、12.60%、17.05%、5.5%;HPLC结果显示轻度干旱胁迫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比对照组高11.74%;重度干旱胁迫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比对照组低19.93%。而在干旱胁迫下毛蕊异黄酮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结论:轻度干旱胁迫能够有效促进黄芪幼苗生长并提高黄芪药材品质,为蒙古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栀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通过以叶片为外植体,MS和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6-BA、NAA和I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栀子叶片在WPM+6-BA 0.5 mg/L+NAA 0.5 mg/L以及6-BA 1.0 mg/L+NAA 0.1(或0.5)mg/L中均有100%的诱导率;在MS培养基上,MS+6-BA 1.0(或1.5)mg/L+NAA 0.5 mg/L的诱导率最好,分别为70%和74%。栀子叶片愈伤组织在再分化培养基上均未诱导出丛生芽。结论:WPM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易诱导栀子叶片愈伤组织,且栀子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较困难。  相似文献   
76.
基于杜娟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杜鹃属有毒植物约在60种以上,如羊踯躅等药用植物具有强毒付作用,而目前杜娟属的分类十分复杂。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本文对杜娟属257个物种ITS、ITS2、matK、PsbA—trnH序列比较,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的变异性,然后用Taxon DNA软件评估这四个序列的barcodinggap。筛选适合于杜娟属的DNA条形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atK和psbA—trnH并不适合于杜娟属的DNA barcoding鉴定。ITS2和ITS序列都可以有效的对杜娟属植物进行DNA barcoding鉴定,但ITS在物种中的扩增效率较低,因此推荐将ITS2序列作为一个潜在的杜娟属植物DNA barcoding鉴定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分析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用品和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女贞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MEGA4.1计算女贞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K2P模型构建NJ树,最后应用Schultz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和网站预测二级结构。结果:女贞的最小种间K2P距离(3.2%)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0.90%),NJ树中女贞的不同来源样品聚为一支。女贞与其混伪品的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均有差异。结论I:TS2序列可以作为鉴定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条形码序列,并且该序列在中药材原植物的鉴定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鉴定鳖甲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本文对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COI序列用MEGA 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并构建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中华鳖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同属聚在一起,且各物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支.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地鉴定鳖甲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79.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中国药典》动物药材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动物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粒体COI 基因被公认为动物界中标准的DNA 条形码基因,但利用此技术系统研究药用动物或动物药材鉴定的报道不多。本研究选取药典中45 个动物药材,涉及基原物种51 种,分析样品COI 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情况,barcoding gap,鉴定效率等,考察COI 序列鉴定动物药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种间变异最小值远大于种内变异最大值,barcoding gap 图显示种间变异和种内变异重合较少,鉴定效率较高,除节肢动物门外,在物种水平和属水平上,鉴定效率均为100%,所构建的动物药材及其混伪品的NJ 树能很好地区分正品来源与其混伪品。因此COI 序列作为DNA 条形码适用于药典中动物药材的鉴定。本研究为COI 条形码准确鉴定药典中动物药材提供了分子依据,扩充了DNA 条形码数据库中药用动物序列,并建立了利用此技术鉴定动物药材的具体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80.
matK是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的核心序列之一,其引物通用性一直存在争议。然而,matK不同引物通用性的差异及其在不同植物类群中通用性的差异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收集种子植物36个目,239个科,3 292个属11 429个种的14 563条全长matK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3对matK引物及其78种两两引物组合的通用性。结果表明引物xf/5r、1F/8R、390F/1326R和3F_KIM/1R_KIM是通用性最高的4对引物,在所有种子植物中分别为91.18%、84.65%、79.81%和80.94%;不同种子植物类群(目),通用性最高的引物存在差异;xf/5r是引物组合的基础序列,1F/8R、1F/1R、M3/M4和3F_KIM/1R_KIM可作为引物组合的补充引物。本研究为种子植物不同类群(目)DNA条形码鉴定matK序列引物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