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常用中药川芎及其近缘物种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及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2基因片段,进行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MEGA5.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树。应用Schultz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川芎与其近缘物种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ITS2序列的NJ树及其ITS2二级结构均可以将川芎及其近缘物种区分开。结论:ITS2可有效地鉴别中药川芎及其近缘物种,在中药鉴定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2.
中药金钱草及其混淆品的ITS2序列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常用中药金钱草及其混淆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及其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获得内转录第二间隔区(ITS2)基因片段,进行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MEGA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NJ树).此外,应用Koetschan 等建立的IT...  相似文献   
23.
基于ITS2条形码的中药材赤芍及其易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材赤芍及其易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研究材料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NJ(邻接)树。利用Koetschan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赤芍两基源植物ITS2序列长度均为227bp;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无论芍药还是川赤芍,它们的不同来源样本均分别聚在一起,表现出单系性;比较赤芍及其易混伪品的二级结构发现,赤芍的正品来源芍药与川赤芍彼此间差异甚微,而与其它物种在螺旋区茎环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臂由中心环伸出时的转角等方面具有较明显区别。结论:ITS2作为DNA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别中药材赤芍基源植物与其易混伪品,在中药材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巴戟天的产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巴戟天的适宜生长区域,为确定巴戟天种植产区以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以广东省德庆县为道地基点,选取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海拔、土壤和降水量等关键生态因子,对巴戟天的适宜产地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巴戟天道地产区相似系数为95%.100%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广西,面积总和为110 371.9 km2,相似系数为90%~95%的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湖南、浙江等,总面积为85 761.5 km2.[结论]巴戟天的栽培发展应主要以广东和广西为中心.本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巴戟天的引种栽培及科学区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基于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鉴定肉苁蓉属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苁蓉的干燥肉质茎是常用中药材, 药典收录基源植物有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两种, 但是市场上经常会与黄花列当、草苁蓉、盐生肉苁蓉及沙苁蓉等混用。本文对不同类群肉苁蓉及混淆品的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进行PCR扩增并测序, 获得了该区间的完整序列, 用K-2P法建立了系统进化树, 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相符。所得结果显示, psbA-trnH片段序列在肉苁蓉及混淆品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 肉苁蓉属各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077% 到0.743%, 种内遗传距离从0% 到0.007%, 种内和种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肉苁蓉属各种与黄花列当的遗传距离为0.979% 至1.149%, 与草苁蓉的遗传距离为1.066% 至1.224%。研究结果表明psbA-trnH基因间区可以作为条形码来鉴定肉苁蓉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大黄与其易混伪品原植物的rDNA上的ITS2序列信息,探索鉴定大黄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提取DNA模板后对其ITS2区进行PCR扩增、测序;拼接序列;计算种内种间K2P距离,最后基于K2P距离建立NJ树。结果大黄与其混伪品的最小种间K2P距离(38.6%)大于最大种内K2P距离(8.0%),NJ树中大黄三个基原的不同来源样品聚为一支。结论因此ITS2序列可以作为鉴定大黄与易混伪品土大黄、虎杖的候选条形码序列,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具有极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7.
近10年来石斛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近10年来石斛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为石斛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查阅了近10年来石斛属植物的研究文献。结果 石斛作为一种名贵中药,近10年来国内外对石斛属植物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鉴定、植化、药理、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栽培学等。结论 石斛作为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利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解决石斛资源紧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铁皮石斛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经元  郭顺星  肖培根 《中草药》2004,35(9):1042-1046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可行性以及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鲜重还是干重,铁皮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上均极显著好于固体培养基(P<0.00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培养天数为30d时,对于鲜重67-V极显著好于B5(P<0.01),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显著好于MS(P<0.05);对于干重67-V与B5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极显著好于MS(P<0.01)。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接种量影响最大,体积其次,互作最小,若不考虑互作,对于鲜重和干重,最佳处理为接种量6.194g/瓶 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对于干重,若考虑互作,接种量为6.194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3.102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1.693g/瓶时,应选150mL/瓶或50mL/瓶。结论液体悬浮培养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有利,获得了最佳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的最佳搭配方案,表明通过液体悬浮培养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蓼科大黄属3种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的亲缘关系。方法对3种大黄44份样品进行AFLP分析,同时利用NTSYSpc-2.11F软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扩增得到1 255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209条,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96.2%。将44份大黄样品分为2组2个亚组。四川若尔盖唐古特大黄聚为第一组,第二组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为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另外,大黄的AFLP分子标记谱带显示,3种大黄和不同来源的大黄样品间除了具有共有带外,还有一些特异带,说明种间甚至不同来源的样品间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结论《中国药典》规定的3种正品大黄中,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亲缘关系较唐古特大黄近,表明利用AFLP技术分析3种大黄的亲缘关系可行。  相似文献   
30.
目的:茯苓是担子菌多孔菌科的著名传统中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茯苓的基因组大小并考察了其倍性与基因组的关系.方法:真菌材料的前处理参考文献报道[1],并用DNA特异性染料碘化丙啶进行染色,通过调节离心转速、染色时间等条件对样品进行核分离的优化.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茯苓与内参黑曲霉G0/G1期峰比值计算得出.结果:茯苓的基因组大小测定为55.79±3.03Mb,或相对DNA含量为0.12±0.01pg(1pgDNA=0.965×109bp).在结果中可以检测出黑曲霉和茯苓的G2/M期峰.结论:本研究探索了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茯苓基因组大小的方法,所得数据可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