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方甲硝唑含漱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含漱液中醋酸氯己定和甲硝唑含量的可行性,观察含漱液的稳定性。方法:以 Shim-pack CLC-ODS C18柱(6.0mm × 150mm)为分离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55∶45),检测渡长为 254nm,按外标法测量峰面积,以温度加速实验法观察浓度和pH值变化情况。结果:醋酸氯己定和甲硝唑的浓度均在2.5-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及日间差均小于 4%。含漱液中醋酸氯己定和甲硝唑在高温下不稳定。结论:方法简单、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低温微重力对大鼠胰岛移植质量的影响,以期减少体外培养对胰岛活性和数量的影响,提高胰岛移植质量。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大鼠胰岛分为3组:大鼠新鲜胰岛移植组(于移植前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21 d,对照组);实验1组(大鼠新鲜胰岛在37 ℃ RCCS中培养21 d);实验2组(新鲜大鼠胰岛在26 ℃ RCCS中培养14 d后复温至37 ℃继续在37 ℃ RCCS中培养7 d)。 观察各种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将上述3个实验组不同条件培养的胰岛分别以2000IEQ胰岛移植量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并观察10周。结果:实验2组的胰岛存活率、胰岛素分泌水平及胰岛素刺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实验2组胰岛存活率高达(67.4±4.6)%,而对照组和实验1组胰岛存活率分别降至(28.1±3.3)%和(50.3±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糖尿病大鼠移植实验1,2组的胰岛后均能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但实验2组胰岛移植对糖尿病大鼠7 d内血糖控制优于实验1组;对照组血糖控制差,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大鼠胰岛经低温微重力培养后移植,可以明显提高1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睾丸细胞Fas配体(FasL)表达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数量的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与同种的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进行细胞成分、淋巴细胞凋亡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结果单纯甲状旁腺细胞移植组,存活期为(17±4)天。睾丸Sertoli细胞与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组存活时间延长,存活期可超过60天。当Sertoli细胞数增加到4×106时,在60天观察期内,8只鼠中的6只血清钙及PT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P<0.01)。移植物内可见甲状旁腺细胞、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及凋亡的淋巴细胞,甲状旁腺细胞仍具有旺盛的分泌能力。结论睾丸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诱导了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大鼠甲状旁腺的切取及功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大鼠甲状旁腺的切取方法及功能的研究 ,为甲状旁腺细胞的移植奠定基础。方法 手术切取甲状旁腺 ,并行病理学检查。同时 ,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甲状旁腺 ,进行细胞培养。对培养5d的甲状旁腺细胞做透射电镜检查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1d、3d、5d、7d的细胞培养液行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结果  18只鼠的甲状旁腺被成功切除 ,切除率 90 % (18/ 2 0 )。培养 5d的甲状旁腺细胞具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杆状的线粒体和分泌颗粒。培养的甲状旁腺细胞可以正常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以第 5d为最佳。结论 大鼠甲状旁腺可以被准确的切取 ,培养 5d的甲状旁腺细胞 ,细胞器最完整 ,分泌功能最强 ,可以作为移植的最佳供体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以及自体全厚皮片修补术的意义。[方法]对25例腹部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患者采用自体全厚皮片修复缺损,观察腹壁缺损范围、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结果]一期愈合率96%,皮下积液1例(4%);无切口感染、裂开和切口疝发生、无肠管粘连和腹壁癌复发;修复成功率100%。[结论]自体全厚皮片具有张力强度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修补术后并发症少特点,能够保证无瘤皮缘,是一种良好的肿瘤切除腹壁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6.
建立与管理拔尖人才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文竹  柏和  宋纯 《中国肿瘤》2006,15(12):854-855
为完善医院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拔尖人才库”。通过对“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扶持,使他们在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7.
背景: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能很好模拟体内微环境,给予细胞必要的结构模式,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正确组成及细胞的生长,改善细胞功能。目的:体外观察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与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AO-PI荧光染色法检测胰岛细胞的活性及生存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成三维立体的生长状态。结果与结论:在3D纳米支架培养环境中胰岛细胞纯度≥80%;3D纳米支架组胰岛生存率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无支架组(2D培养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形成了具有几何形状的纳米级薄层,将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胰岛细胞成三维立体生长。表明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可为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提供3D培养环境,改善胰岛细胞的活性、分泌功能及形态,延长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期。  相似文献   
28.
应用骨髓法培养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目的探讨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最佳方法和合理的培养时间。方法取大鼠的骨髓细胞分别加入4种细胞因子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5μg/L,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rIL4)5μg/L,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rrTNFα)10μg/L,重组大鼠γ干扰素(rrγIFN)20μg/L培养2周,并用PE标记的抗大鼠CD86单克隆抗体检测它的成熟度。结果从第7天开始细胞周围开始逐渐伸出突起,第13天以后突起5~6支左右,且长度逐渐缩短,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伸出长短不等的突起,类似神经细胞的树突。60只大鼠培养所得的树突状细胞平均为(1.18±0.21)×107第7、11、13、15天的CD86单抗的阳性率分别为30%、80%、92%、94%,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阳性率不断增加,尤以第1周到第2周之间增长的特别明显,但2周以后,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度无明显提高。结论应用骨髓法来培养树突状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rGMCSF、rrIL-4、rrTNF-α、rr-γ-IFN培养2周,可得到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29.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腹腔镜医师及助手需要经过长达2年的严格培训后,方可在有经验的腹腔镜医师指导下进行人体操作。我国腹腔镜在短期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1],  相似文献   
30.
研究口服肠道抗生素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将68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口服抗生素组35例、口服抗生素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3度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腹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便涂片杆/球等指标.大肠癌术前非口服肠道抗生素对患者的术后的肠道菌群影响小且对肠道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口服肠道抗生素并不能减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于3度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