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医情志养生理论与道家思想关系密切,道学在情志养生理论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道学对中医情志养生理论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分析道学在中医情志养生理论及方法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当今社会情志养生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2.
该文从分析病案教育与临床关系出发,以病案教育方法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病案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并试论病案教育的要求,力求从多角度探究病案教育在中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异病同治”的理论渊源《素问·五常政大论》曾明确提出“同病异治”,“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内经》。而对“异病同治”并无明确的文字表述,但与“同病异治”相对已体现了这种治疗思想。至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没有明确提出“异病同治”的概念,但在病证结合的辨证治疗方法和具体方药的运用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尤其在《金匮要略》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可以说“异病同治”导源于《伤寒杂病论》[1]。对于《金匮要略》中对“异病同治”精神的体现,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不同疾病,同一病因,…  相似文献   
54.
伍凌  李峰  宋月晗  关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71-2172
随着西医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疗法)的广泛应用,艾滋病的病毒得到控制,进而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但也带来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免疫重建失败、耐药、副作用等)。临床证明,在疗效方面,中医治疗能稳定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在治疗经HARRT疗法后的艾滋病患者方面,中药具有能减轻其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等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把握住中医治疗的切入点发挥其特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虎门合剂对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及伏核内BDNF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CPP模型,采用Obersiver5.0行为学软件分析大鼠的CPP效应:使用高中低剂量虎门合剂干预CPP形成;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伏核内BDNF的蛋白含量。结果:吗啡模型组大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同时伏核中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001)。而虎门合剂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较吗啡模型组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和伏核内BDNF含量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高剂量虎门合剂能显著抑制吗啡诱导的CPP效应,其作用机制与降低伏核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即物质滥用者表现出的对药物强烈的渴求和强迫性用药倾向,是成瘾的关键原因所在,目前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奖赏中枢的突触可塑性角度,对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和病理学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内容可概括为诊法与辨证两大部分,因此,对其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建设与实践分为中医诊断学MOOC(上)和中医诊断学MOOC(下)两部分进行。基于混合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以及望、闻、问、切四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首先将导论及四诊部分内容碎片化,重新梳理为118个知识点,制成118个短小授课视频,并设计了非视频内容(如作业、讨论、考试等),形成中医诊断学MOOC(上)的课程内容,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免费开课8轮,选课人数17万余人,实现了课程的校内、校外共享与应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为全面开展翻转课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主要讲述了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康复的"毒损脑络"理论,证明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痈疽是中医诊断教材中局部望诊的重点内容,由于目前各版本教材中界定不尽一致,使课堂教学歧义颇多,鉴于此,本文从历代疡科主要著作着手,对痈疽的阴阳病性、鉴别要点、相关现代疾病以及疽的疼痛特点进行分析,冀以对该部分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0.
中医脾脏学说是一个功能、形态、结构的综合性概念,脾的生理、病理与膜结构、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针对脾虚证的模型研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脾虚证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学机制,从而建立一些与脾胃相关的学说,在不同水平上研究脾虚证的本质,从而为脾虚证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