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临床血液实验室全自动血凝仪检测项目分析过程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设计和选择质量控制方法,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成本-效率质量控制原则并为质量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方法用2个水平的质控品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采用美国CLIA′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各项目的允许总误差(TEa),评价方法性能(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用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设计和选择质控方法,用6西格玛(σ)管理方法对分析过程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成本。结果评价结果显示:FIB检测的σ值>5,且只需采用13 s单规则N=2,既可达到90%误差检出概率。同时将假失控概率控制在5%以下,满足分析质量保证水平(AQA)的要求。而APTT和PT的高值质控品检测因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较高,σ值只达到>3的水平,均需要使用13s/22s/R4s/41s/10xWestgard多规则N=4才能达到应有的AQA;APTT和PT的低值质控品检测的σ值为5.18和4.19,分别采用13s/22s及13s/22s/R4s/41s多规则N=2能达到应有的AQA。结论实验...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临床血液实验室全自动血凝仪检测项目分析过程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设计和选择质量控制方法,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成本-效率质量控制原则并为质量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方法用2个水平的质控品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采用美国CLIA'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各项目的允许总误差(TEa),评价方法性能(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用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设计和选择质控方法,用6西格玛(σ)管理方法对分析过程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成本。结果评价结果显示:FIB检测的σ值〉5,且只需采用13s单规则N=2,既可达到90%误差检出概率。同时将假失控概率控制在5%以下,满足分析质量保证水平(AQA)的要求。而APPP和PT的高值质控品检测因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较高,σ值只达到〉3的水平,均需要使用13s/22s/R4s/41s/10x Westgard多规则N=4才能达到应有的AQA;APTF和PT的低值质控品检测的σ值为5.18和4.19,分别采用13s/22s及13s/22s/R4s/41s多规则N=2能达到应有的AQA。结论实验室需在考虑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性能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质控规则,以达到符合成本-效率质量控制原则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调查1~3岁健康儿童指血血常规各项参数的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日本SySmex 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407名1~3岁正常儿童手指血常规,得出17项血细胞参数,将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幼儿末梢血参考范围白细胞(4.7~1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4%~54%,淋巴细胞百分率36%~76%,单核细胞百分率3%~10%,嗜酸细胞百分率男0~9%,女0~6%,嗜碱性细胞百分率0~1%,红细胞(4.0~5.6)×10^12/L,血红蛋白109~142g/L,红细胞比积31.9%~43.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7~30.7)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365g/L,平均红细胞体积男68~86.5fl,女72~88.7fl,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男10.5%~17.5%,女10.9%~16.3%,血小板计数(147~466)×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5.3~11.0fl,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10.6~19.8fl,血小板比积0.12%~0.36%。结论:幼儿血细胞参数除嗜酸细胞百分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三项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项目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幼儿需建立独立的血常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5.
为优化本科生带教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本研究在生产实习期间,对医学检验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索。在保证学生按照实习计划进行临床实习的前提下,课题组带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研训练。学生科研训练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照组学生按照自行学习和教师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试验组学生采用集中科研讲座和科研实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第二阶段,利用5个月时间,在教师指导下,所有学生进行自主科研探索。结果发现,在自主科研过程中,试验组学生课题选题用时[(3.5±1.1) d]明显短于对照组[(5.4±1.9) d],试验组课题设计用时[(12.2±2.5) d]明显短于对照组[(14.6±3.1) d]。这说明在本科生生产实习阶段开展科研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学生后期自主科研效率、加快自主科研进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对Sysmex XS-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 ①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210份抗凝静脉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②精密度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对3份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样本进行计数,每份标本重复计数20次,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 210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结果[(578±493)×106/L]与目测法结果[(578±513)×106/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0.014,P>0.05);相关系数r为0.989.仪器法与目测法对3份嗜酸性粒细胞不同水平的标本重复计数的批内平均CV值分别为3.32%,7.76%,显示出仪器法的不精密度明显低于目测法.结论 用Sysmex XS-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较准确、快速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7.
为了减少由单纯性肥胖引起的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使用酶法和硫酸葡聚糖盐沉淀法对 67例患有单纯性肥胖的患儿血脂四项进行检测 ,结果单纯性肥胖患儿的 TG>1 .69mmol/ L的百分比为 1 7.9% ,TCH>5.2 mmol/ L的百分比为 1 0 .7% ,LDL - C>3.36 mmol/ L的百分比为 1 1 .5 % ,比正常对照组的 3.2 % ,1 .5 %和 2 .8%高。结论显示 TG,TCH,L DL - C的升高使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发病年龄提前 ,治疗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肥胖与高脂血症、脂肪肝、胆囊疾患的关系。方法 对 6 6 0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高职教师 )进行检测身高、体重、血脂及腹部B超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重及肥胖现患率分别为 2 6 36 %和 36 0 6 %,男性肥胖现患率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1) ;TC、TG数值随着BMI的增大而上升 ;男女肥胖组并发高TG、脂肪肝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女性肥胖组并发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肥胖组且高TG并发脂肪肝、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脂肪肝、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 ,高TG与脂肪肝、胆囊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9.
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小儿Ⅰ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I型糖尿病并发酮症(DK),酮症酸中毒(DKA)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β-羟丁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确立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44例1型糖尿病并发DK,DKA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酶分析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等项目。结果: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患儿发病初血清β-羟丁酸100%增高,其中DK组测定值0.41-5.69mmol/L,中位数为1.92mmol/L。DKA组测定值0.52-6.5mmol/L,中位数为4.12m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病人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在3-8d内迅速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民为该并发症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与其它生化项目及血气分析同样不可缺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波依定是一种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性,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研究证实其单一用药抗高血压效果良好我们于1997年~1999年间,采用波依定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以探讨其降压疗效及病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