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南通市中学生干眼(DE)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于2021-01对南通市1 939名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计算样本量,采用干眼问卷调查DE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DE患病被定义为经常或总是存在一种或以上干眼症状(如:干燥感、沙砾感、烧灼感、眼红、疲劳感、分泌物增多)。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与DE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南通市中学生DE的患病率为19.55%。干眼症状中疲劳感出现最多,占60.9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87,95%CI:1.018-1.626,P=0.035)、近距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2h(OR:1.927,95%CI:1.260-2.947,P=0.002)、课后读写时间>3h(OR:1.588,95%CI:1.214-2.079,P=0.001)、频繁使用滴眼液(OR:1.908,95%CI:1.359-2.680,PSymbol|@@0.001)、全身使用抗过敏药物(OR:1.787,95%CI:1.220-2.618,P=0.003)和关节痛(OR:1.688,95%CI:1.128-2.524,P=0.011)是中学生DE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充足的睡眠时间(>6-8h,OR:0.627,95%CI:0.477-0.823,P=0.001; >8h,OR:0.511,95%CI:0.283-0.922,P=0.026)是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中学生DE的患病率较高不应被忽视。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学生DE的患病率并对学生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单层或多层羊膜移植手术治疗严重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51只眼各类眼表疾病患者采用低温保存(-80℃)人羊膜行单层,双层或多层羊膜移植手术以重建正常眼表结构。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44例47只眼成功再造眼表结构,2例2只眼因角膜缘干细胞严重缺乏,术后羊膜植片发生溶解,1例1只眼睑球粘连复发。1例1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再次复发,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2.2%。2例再次手术行羊膜移植联合健眼角膜缘干细胞组织移植,重建眼表获得成功。结论:羊膜移植手术可有效治疗眼表疾病。重建正常眼表结构。对合并角膜缘干细胞严重缺乏的病例,羊膜移植应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和早期硅油填充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例(52眼),行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标识病变组织,将其彻底切除.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05.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出血和增生情况,并及时补充激光治疗.治疗和随访期内,要求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的平稳状态.结果 术后8个月,无继发性青光眼或严重增生性反应.观察期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再进展表现.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和早期硅油填充,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为及时补充激光治疗提供有利条件,较好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54.
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色素膜炎性白内障20例22只眼,随访3个月~2年。结果:术后22只眼,>0.119只,其中>0.511只,术后仅2例色素膜炎再复发。对顽固性色素膜并发的白内障,只要白内障混浊明显,应尽早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可防止色素膜炎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55.
背景:对眶内植入物的分类、性质及其在眼窝重建中的应用和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 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眶内植入物,羟基磷灰石”或“orbital implant,hydroxyapatit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眶内植入物类型、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20篇文献。结果:熟悉眶内植入物的分类、特性,以及宿主与眶内植入物之间的反应,对于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后修复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无毒,无致敏性,组织相容性好,其多孔结构便于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的长入,是目前眼球摘除后眼窝重建的主要植入物。义眼台暴露是其植入后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义眼台上包裹上另外一层组织可以减少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粗糙外表面对周围软组织的机械刺激,减少暴露的机会。结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时应用自体双层巩膜帽状扣盖亦可显著降低义眼台暴露的发生率。眶内植入物将向着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化快,抗感染能力强,并发症少等方向发展。关键词:眶内植入物;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生物材料;眼窝重建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新鲜和保存人羊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从形态学角度探讨人羊膜超微结构与其眼表重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光镜分别对新鲜和低温(-80℃)纯甘油中保存6个月人羊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电镜下保存羊膜上皮细胞结构保持完整,分泌颗粒与细胞间连接、微绒毛和微皱褶结构均存在。光镜下保存羊膜仍维持完整立方上皮层,细胞形态整齐,两者基底膜完整。结论:新鲜和保存人羊膜均具有完整的上皮细胞层和基底膜,从形态学角度推测羊膜重建眼表的作用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内异物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眼后段眼内异物29例(29眼),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摘出异物过程中,玻璃体腔内注射TA混悬液约4~5mg,对损伤组织和纤维增生组织进行标识,将其迅速彻底切除。结果手术中TA颗粒的黏附性使病变组织易于辨认,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正常视网膜。术后可发挥皮质类固醇的抗炎和抗增生作用。结论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内异物手术中使用TA,能彻底清除机械性损伤和异物刺激导致的病变组织,同时抑制炎性增生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30眼,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wk,1、3mo的非接触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泪液分泌试验( SⅠt)和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结果:(1)NIKf-BUT: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前相比均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1mo和3mo时,A组的NIKf-BUT(2.78±1.44、3.72±0.94、5.95±0.81s)明显短于 B 组(4.54±1.68、5.14±1.01、8.34±1.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1、-5.636、-9.29,均 P<0.05);(2) SⅠt:两组患者术后1 wk、1 mo和术前1 d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和1mo时,A组的SⅠt(8.57±2.47、8.10±2.41mm)少于B组(10.07±2.07、9.53±2.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9、-2.636,均P<0.05)。(3)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和1mo时,A组的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3.50±1.17、2.27±0.91分)高于B组(2.50±1.33、1.33±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2、4.036,均P<0.01)。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表的影响较小梁切除术大,更需减少术中眼表损伤,防控术后泪膜不稳定。 相似文献
5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2例硬核性白内障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及对照组60例进行超声乳化术的疗效研究,评价硬核性白内障(IV~V级核)的最佳手术方式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法:62例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60例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术,将它们的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术中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62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角膜水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21例(34%),对照组25例(42%)。术中后囊破裂小切口组2例(3%),对照组12例(20%)。结论:从以上三方面结果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硬核性白内障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0.
比较OPD-Scan Ⅲ在明光和暗光下自动验光与非睫状肌麻痹下主觉验光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于2018年7月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102例 (204眼),所有患者分别用OPD-Scan Ⅲ进行自动验光,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对这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球镜度(S)、柱镜度(C)、等效球镜度(SE)、180°和90°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0), 135°和45°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45)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2种仪器所测得数据的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种仪器所测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OPD-Scan Ⅲ在明光下测得S、C、SE、J0、J45与主觉验光的结果均呈正相关(r=0.797、0.877、0.806、0.918、0.623,均 P<0.001)。OPD-Scan Ⅲ在明光下测得S、C、SE和J45较主觉验光的测量结果分别高-0.33、-0.08、 -0.37、0.0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2、3.058、4.741、-2.342,均P<0.05),J0与主觉验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D-Scan Ⅲ在暗光下测得S、C、SE、J0及J45与主觉验光的结果均呈正相关(r=0.877、 0.629、0.894、0.753、0.466,均P<0.001)。OPD-Scan Ⅲ在暗光下测得S、C和SE较主觉验光的测量结果分别高-0.57、-0.41、-0.7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4、8.777、3.263,均P<0.001),J0、J45 与主觉验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D-Scan Ⅲ在明光和暗光下自动验光与非睫状肌麻痹下主觉验光度数的相关性及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但OPD-Scan Ⅲ在明光下自动验光的结果与主觉验光的差值较小,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