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36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91篇 |
外科学 | 49篇 |
综合类 | 89篇 |
预防医学 | 24篇 |
药学 | 54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 MRI征象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所有病例均见胸段髓外硬膜下串珠状或虫蚀状流空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串珠状强化,脊髓内有不同程度长T1长T2信号。结论:MRI可根据脊髓外硬膜下流空信号明确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增强扫描对显示畸形血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对规律产检下子痫前期再发的早期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预防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并分娩的子痫前期孕产妇,其中子痫前期再发组(RPE组)50例,经产妇初发组(MPE组)80例,初产妇初发组(PPE组)120例,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规律产检下子痫前期再发的早期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诊断特点并提出预防策略。结果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发病群体的子痫前期再发患者在发病因素以及最初症状上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对患者进行常规产检以及规律产检,对比预警信息出现至发生子痫前期的时间发现,强化体检组从预警信息出现至发生到发生子痫前期的时间明显较常规体检组长,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子痫前期的发病原因基本一致,强化体检能够提早发现临床症状,延缓子痫前期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根据心率的快慢分为5组,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心率组最佳收缩期及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心率与DS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增强扫描时心率为52 ~ 120次/min,平均(80.49 ± 14.99)次/min,心率与最佳舒张期图像质量间呈负相关;心率> 80次/min时,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部分节段图像质量开始出现差异.结论:心率≤80次/min者,采取最佳舒张期图像重建,心率> 80次/min时,结合双期图像进行重建,或者采用收缩期图像进行重建,可获得优良图像,提高工作效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4.
背景:血管支架置入后靶血管部位易发生炎症反应。目的:利用siRNA技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观察其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测定脂多糖刺激EA.HY926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mRNA的时间梯度与浓度梯度,针对白细胞介素6构建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EA.HY926,抑制其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结果与结论: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转染EA.HY926细胞后,脂多糖刺激下EA.HY926细胞表达的白细胞介素6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共培养模型中,转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的EA.HY926细胞作用下,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及蛋白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迁移数量减少。说明siRNA技术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并通过降低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减弱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招飞学员中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研究组)采用CR、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其中9例并行腰椎CT扫描。分析合并腰骶部隐裂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5峡部及椎板结构特点,并与L4进行对照。结果:(1)研究组腰骶部隐裂发生率为56.67%(17/30),与对照组26.00%(2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斜位片示L5峡部裂隙形态呈多样性如线型、尖角型、缺损型、星型。(3)L5峡部及裂隙两端骨质发育细小、变尖甚至呈缺损改变。(4)CT检查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峡部裂断端立体形态和骨质结构。结论:本组腰椎峡部裂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146.
患者男,58岁.因腰痛1个月,加重3 d入院.超 声所见:左肾体积增大,上部肾实质变薄,肾盂与各肾盏相互融合、扩张,内呈液性无回声区,前后径约4.7 cm,下部肾实质回声正常,肾窦回声清晰,未见分离(图1); 相似文献
147.
肺血管疾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 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肺动静脉瘘6例,特发性肺动脉扩张8例,肺动脉发育不全3例,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获得性肺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41例,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1例).SCTPA扫描层厚3 mm,螺距1~1.5,亚秒级扫描时间0.8秒,重建层厚1 mm,重建方法包括MIP、MPR和SSD.结果 SCTPA对6例肺动静脉瘘共显示供血动脉13条、引流静脉9条和瘤囊8个,漏诊1例多发性肺动静脉中的小瘤囊;特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发育不全、一侧肺动脉缺如者SCTPA均能明确诊断;5例肺静脉畸形引流中的心外畸形部分SCTPA与手术对照良好;45例肺动脉栓塞,SCTPA诊断中心型肺栓塞35例,周围型肺栓塞6例.结论 SCTPA既可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结构与走行,又可显示肺血管内特征,对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大部分取代有创性肺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8.
149.
目的探讨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SRPX2)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MHCC97H,用Lipofectamine法将阴性对照和SRPX2特异性siRNA转染到人肝细胞癌MHCC97H,继续培养48 h收获细胞,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人肝癌细胞MHCC97H内SRP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细胞MHCC97H内SRPX2和MMP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SRPX2组人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迁移能力、SRPX2 mRNA、MMP-2 mRNA、SRPX2蛋白和MMP-2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PX2可能通过调节MMP2而影响人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应用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动态增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3DDCE MRA)的特点,并研究其在老年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78例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3DDCE MRA,包括颈动脉19例,胸、腹主动脉14例,肺动脉8例,肾动脉11例,双下肢动脉21例,全身动脉5例.采用1.5T磁共振机,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3D DCE MRA检查(3D-FLASH自减影序列);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浓度0.5mmol/ml,总量30ml,流量2.5~3.0ml/s;扫描延迟时间70例采用Test-bolus法,8例采用Care-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建.其中21例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或(和)手术证实;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三级评价.结果78例3D 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74例,占94.9%.21例经手术、IADSA证实的3D DCE 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83.3%和90.5%;假阳性及假阴性各1例,病变程度低估2例.3D DCE MRA结果与IADSA或(和)手术符合率为83.7%,其中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符合率为100.0%,但较细分支病变符合率为81.8%.结论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3D DCE MRA是适合老年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无创或微创性血管显像技术,正确掌握延迟时间是3D DCE MRA成功的关键,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动脉较细分支的分辨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