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院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医学院整群抽取1250名低年级大学生,以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99.68%的学生听说过艾滋病,94.62%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低年级医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和学校教育。他们对艾滋病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8.88%、97.60%、81.65%,但只有34.08%的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对待艾滋病病人态度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矛盾和恐惧心理,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隔离的有331人,占26.57%。结论低年级医学生具有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仍有欠缺,对传播途径存在着认识误区,提示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抑郁、焦虑状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改善农村居民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地居民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1 624名常住农村居民;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评定采用自评生活事件量表(LES). [结果]居民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7%、20.3%,较常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经济困难、对工作不满意、子女教养问题、与同事或邻里不和等问题,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P<0.01).男性、文化程度高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高应激量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农村居民的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商业性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行为特征及其安全套使用情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加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市区75家中低档娱乐场所有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500人,其中本省267人占53.40%,外省233人,占46.60%;中档场所432人,占84.60%,低档场所68人,占13.60%;不同省份、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基本上了解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为74.68%);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最近一次使用率为82.20%(但省内略高于省外),最近一个月每次均使用率为53.00%(但中档场所明显高于低档场所).仍与配偶或同居男友发生性关系的277人中,最近一次性关系安全套使用率33.90%,最近一个月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19.10%.结论:不同省份、档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虽基本上了解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及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比率较低,加强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医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2130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大一717名,大二533名,大三880名。结果医学本科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于蚊虫叮咬、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毛巾衣物是否会传染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仅为36.7%和54.3%。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有79.9%的医学生不愿到艾滋病感染者处购物,76.4%的医学生不愿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共同进餐。与大一新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了解较多,但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却相对较差。结论当今医学生对HIV/AIDS的认识与专业要求尚有较大距离,提示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人群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干预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市区75家中低档娱乐场500名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500人,梅毒检出率为2.75%,丙型肝炎检出率为1.00%,未检出HIV阳性者;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基本上了解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80%;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2.20%,不愿意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客人不愿使用,最近一个月每次均使用率为5300%(但中档场所明显高于低档场所)。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虽基本上了解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比率较低,加强商业性工作者尤其是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芯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生物技术,用芯片制作的仪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速度快、所用样品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组文库作图、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和基因测序等领域。本文就基因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心理行为因素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终身性心身疾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导致DM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着重综述了行为模式、情绪障碍、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生存质量及心理行为干预等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分析心理行为因素对DM的发生、发展和愈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30~70岁居民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析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年龄在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城市社区30~70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趋势χ2检验表明,除男性低HDLC血症外,男女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而女性低HDLC血症出现明显低龄化的趋势。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前,男性TC、TG和LDLC的水平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则高于男性。结论:城市居民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十分迫切,通过对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肝病的危害,尤其是肝炎的流行以及肝癌的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某些肝炎及肝癌目前尚未清楚其发病的生理学机制,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显得极其重要。树鼩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人们利用树鼩成功建立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动物模型,多数研究集中在人类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方面。本文主要介绍肝脏疾病树鼩动物模型的国内外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