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目的:评价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1例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例患者中,记录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疼痛,关节肿胀,跛行以及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股骨头早期缺血性坏死(avascu lar necros is of fem ora l head,AVNFH)的新方法。方法69只AVNFH造模成功后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A组,脱蛋白骨(deprote in ized bone,DPB)复合pcDNA 3.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 lar endothe lia l grow th factor 165,VEGF 165)质粒植入坏死的股骨头内;B组植入DPB;C组仅在股骨头内钻一隧道。术后3 d,1、2、4、8和16周切取股骨头标本。用RT-PCR检测VEGF 165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 165蛋白的表达;X线片观察成骨情况;组织形态学分析血管发生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A组术后3 d即有VEGF 165 mRNA的表达,术后1周达高峰,表达时间超过3周;术后2、4和8周Ⅰ型胶原的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0.29±0.11、0.55±0.13和0.67±0.10 IOD/μm2,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示A组骨痂形成早且多,B组术后4、8周骨痂少于A组,C组骨痂生成不明显;术后2周和4周A组血管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0.33±0.10和0.57±0.16 IOD/μm2,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 165基因转染可促进局部血管的早期形成,DPB-VEGF 165复合物可增加骨形成。DPB联合VEGF 165基因治疗为骨坏死的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胫骨进行相关解剖测量及对胫骨型髓内分叉钉(TITN)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TITN设计提供相关解剖及生物力学参数。方法:测量20根防腐湿及20根干燥成人胫骨的外部及髓内相关解剖学参数;用9套TITN固定胫骨干模拟骨折,测试其抗扭转、抗弯曲和抗轴向拉伸力学性能,与矩形钉、Ender钉比较研究。结果:测得部分参数值为:胫骨下段松质区长度81.2 mm,下端横径41.8 mm,下端矢状径36.5 mm,胫骨结节上缘距上关节面距离20.8 mm,髓腔最狭部矢状径为12.5 mm,胫骨结节上方骨斜面倾斜角度为21.0°;TITN的抗扭、抗弯、抗轴向拉伸刚度优于矩形钉、Ender钉(P<0.05)。结论:TITN设计符合并充分利用胫骨解剖特点,有较强的骨折固定作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脊柱微创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洪  孟纯阳 《颈腰痛杂志》2003,24(6):321-323
在骨科范围内脊柱的微创诊、疗技术的起步虽然略晚于关节镜技术,但近10年来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本文简略地介绍了经皮穿刺和内窥镜系统辅助下的两类脊柱微创技术对伤病的诊疗进展情况。鉴于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发展早期都有可能被过急跟进,从而出现一些问题,故本文比较重点地介绍了有关脊柱微创技术的各种并发症和一些对策,以供初习者参考。为了保证脊柱微创技术达到“微创”的目的,应强调术者需具有脊柱外科的坚实理论和优良技巧基础}有微创技术经验;有高质量的微创器械和先进的影像配套设备。此外,与任何一个外科手术原则一样: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是取得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2005年2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24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7例,先天性游离齿突4例,新鲜齿突骨折9例(Anderson Ⅱ C型),寰椎横韧带损伤4例.术前CT及三维重建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等参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中点,探及椎弓根上内侧缘,钉道内侧倾约25°,头侧倾约25°.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外侧1mm纵垂线与其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处,钉道内侧倾约5°,头侧倾约5°.螺钉直径3.5mm/4.0mm,寰椎椎弓根螺钉长22-30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8mm.术后摄X线、CT及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的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95枚,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改用椎板钩.术后CT扫描发现1枚螺钉穿入寰椎椎管,1枚螺钉穿入枢椎横突孔,患者均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新鲜齿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植骨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有效方法,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寰枢椎椎弓根的影像学特点及植入椎弓根螺钉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
髌骨不同截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髌骨在冠状面上不同水平截面部位上内外侧骨质力学强度。方法:20个新鲜的髌骨的不同截面的骨组织制成柱状试件,分别进行压缩及折弯强度测试。结果: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的压缩及折弯强度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骨质最为坚固,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
原发性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及前路手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例经外科手术确诊的原发性椎问盘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细菌学培养结果及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剧烈痉挛性腰痛、腰部活动严重受限、持续性低热、血沉增快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早期诊断,2例细菌学培养阳性。3例为阴性,本组病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同定,剧烈腰痛明显缓解,不再需用止痛剂,5例均治愈。结论如诊断明确。短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宜早期手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0.
作者在30余年的大学临床教学工作中,深感多数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不善于提问,不爱争辩、质疑,创造性思维极不活跃。对临床现象不善于见微知著,通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不善于分析因果关系,抓不住病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不出最佳治疗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临床思维方法五部曲,经多年实践,对临床实习学生提高临床思维水平,确有一定帮助。MCPCO是五部曲英语单词的缩写,即M(主要问题,Main Problem),C(原因,Causes),P(治疗方案,Programs),C(比较,Compare),O(最佳方案,Optimum)。一、临床思维方法五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